野猪作为一种独特的动物,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生活习性和饲养管理需求。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方面,以帮助养殖者更好地理解野猪的养殖技巧。
野猪的被毛粗而稀,主要呈灰色或灰黄。新生野猪的体重在700-1100克,身上带有灰黄和暗灰色条纹。成年母猪的体重通常在90-130公斤之间,并对外界环境具有很强的敏感性。经过人工驯化的母野猪,年均可产2胎,平均每胎可产12-20只幼仔。适宜的配种时间为出生后5至6个月,此时体重应达到40-60公斤。
野猪性格较胆小,特别是在初期养殖时对人类产生恐惧感。因此,为了改变其习性,饲养者通常选择购买幼龄野猪进行驯养,体重一般选在10-22公斤。这种月龄较小的野猪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便于驯化。在驯化过程中,可以采用将一半野猪和一少半家猪混合饲养的方法,理想的比例为8:2。这样的环境使得幼野猪能迅速与同龄的家猪合群,学习活动和觅食的技能。
野猪的养殖可分为种用和商品利用两大类。在具体操作中,应根据不同的用途采取相应的饲养方式。野猪圈舍建设应选择高地,确保良好的排水和通风条件。现有的家猪圈舍可经过适当改造后继续使用。在新建圈舍时,内外窝室需要配套设计。外窝室的地面应铺设水泥,以增加卫生条件,内窝室则为野猪提供休息和产仔的空间,其建议尺寸为长3米、宽2.8米,上盖瓦片或麦秸苫顶棚。外窝室的建议尺寸同样为长3米、宽2.8米,围墙需抹水泥,建筑高度保持在1.7-1.8米。并且,在墙根外可以建设一个饮水池,以便供猪饮水。
在选择种猪时,养殖场或养殖户必须具备1-2头纯种野公猪。俗话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因此,选择优良的种公猪对于后代质量至关重要。需挑选那些身长、腿高、嘴尖等符合野猪特征的纯种野公猪进行留种。此外,用野猪与家猪杂交所产生的后代留种时,可能会出现返祖现象,因此,不适宜将二元杂交的特种野猪用于种用。如条件有限而不得不使用特种野猪作种公猪时,需选择血缘超过70%的三元杂交特种野猪,并避免近亲交配现象。
作为杂食性兽类,野猪通常每日喂食两次。因其野性习性,喜爱生食,农家常见的嫩玉米、高粱、冬瓜、马铃薯等都是其喜爱的食物。刚开始养殖时,建议采用生食与饲料相结合的喂养方式,待一个月后逐渐引入家猪饲料(如玉米面、麸皮等),并添加适量食盐。待野猪逐渐适应圈养环境后,就可以以家猪饲料为主结合适量的野猪专用饲料进行喂养。
通过对野猪生物学特征、生活习性和饲养管理的全面了解,养殖者可以为野猪提供一个更好的生存和成长环境,从而实现更高的养殖效益。
上一篇:引进种猪的关键事项分析
下一篇:三种流行性猪病的治疗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