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考察发现,许多母猪饲养户的猪舍环境普遍存在潮湿、冷阴及臭味等问题,导致母猪身体脏乱、被毛色暗淡,仔猪成活率低以及僵猪数量增加。为了确保母猪在冬春季节的安全与健康,必须彻底改善圈舍的居住条件。
传统的母猪舍砖墙通常为实心墙,这样会导致冬季舍内外温差大,墙壁易于结露,从而加重舍内的潮湿。将实心墙改造为空心墙,可以在内部填充保温材料,如锯屑或炉灰,甚至安装泡膜板,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墙体结露,保持卧区干燥。
为了提高圈舍的温暖度,可以在圈舍西北两侧堆放玉米秸、稻草和芦柴,并将高度提升至舍内两倍。此外,可以在圈舍西北面埋设高柴草并使用厚塑料薄膜封闭向阳面,以防寒冷空气的侵入。
在猪舍的爬卧区可以用砖水泥砌成高20至30厘米的档草板。这样,临近地面的垫草不易散落,母猪在此区域内更不容易随意排便,有助于保持圈舍清洁。
很多养殖户采用全封闭饲养方式,导致猪舍潮湿和异味加重。应当定时将母猪带到户外排便,并在南门设置门斗,以防止冷空气直接进入。同时,设置专门的排粪区域,使得母猪的排便行为规范化,初期建议设计固定排便时间表,例如早上7:00、11:00、下午3:00和7:00。
对于初生仔猪来说,温度控制至关重要。可使用废油桶制作保温箱,便于仔猪进入和保暖。设置适当的照明设备及铺设垫草,能为新生仔猪提供一个温暖的栖息空间,确保其健康成长。
在冬春季节,为避免过道潮湿,建议不使用水冲洗,不在圈舍内洗涤衣物。应及时清理干粪及潮湿垫草,并定期更换干草,以防地面湿滑。发生潮湿时应及时使用白灰、炉灰或锯屑处理干燥。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改善母猪饲养环境,提升母猪及仔猪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养殖效率。科学合理地管理圈舍,不仅能确保动物健康,还有助于提升养殖经济效益。
上一篇:蔬菜大棚与养猪养牛的结合利用
下一篇:后备母猪营养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