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是一种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引起的病毒性疾病。这一病症近年来对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养猪生产中重要的威胁之一。PCV2不仅会导致PMWS,还可能引发母猪繁殖障碍、断奶仔猪和育肥猪的呼吸道疾病、猪皮炎以及肾病综合症。这些问题日益引起业界的重视,尤其是随着PCV2的全球传播。本文将对PMWS的流行特点、临床表现以及控制策略进行总结,以供广大养猪户参考。
PMWS于1991年首次在加拿大被发现,1996年开始确诊。此后,该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生和流行不断被报道。PMWS主要影响5至12周龄的仔猪,一般在断奶后2-7天发病。在急性病例中,病死率可高达10%,而并发其他细菌或病毒感染时,死亡率甚至达到25%以上。根据我们的调查,6至8周龄的猪群发病率为20%-60%,死亡率在5%-35%之间。
PMWS的临床症状包括渐进性消瘦、生长迟缓、呼吸困难、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腹泻、贫血和黄疸。这些症状并不一定同时出现在单只猪身上,但在发病猪群中可能会出现所有症状。同时,少数病例可能出现咳嗽、发热、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及突发死亡等表现,部分症状或与继发感染有关。
控制PMWS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高死亡率背景下,如何有效预防成为养猪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控制措施以降低PMW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实行全进全出的管理模式,避免不同日龄猪只混养,以减少PCV2的传播机会。
加强消毒措施,应用广谱消毒剂,降低场内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降低应激因素,避免使用霉变饲料,加强猪舍通风,保持干燥和低密度饲养。
增强猪群的免疫功能,提高饲料质量,确保仔猪摄入足够的水分和营养物质。
因目前尚无有效治疗PMWS的药物,建议在发病前期进行药物预防,以控制细菌性继发感染。
应做好猪瘟、伪狂犬病等疫苗接种工作,通过增强免疫力来减少PMWS的风险。
综上所述,PMWS是一个复杂而威胁严重的疾病,养猪业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与预防,以确保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