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轮状病毒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探讨

养殖信息
2025-02-05 15:03:40
0

猪轮状病毒病是一种由猪轮状病毒引发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常见于晚秋、冬季和早春。该疾病可以感染各种年龄段的猪,感染率高达80%至100%。尤其是8周龄以下的仔猪,其发病率普遍在50%至80%。虽然病死率通常不超过10%,但仔猪的日龄越小,发病的风险越高。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2至24小时,往往表现出局部流行的特征。

猪轮状病毒病的临床表现

感染猪轮状病毒的初期,动物会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和不愿活动等症状。部分仔猪在吃奶后可能会呕吐,随之而来的则是腹泻,粪便颜色变化为黄色、灰色或黑色,质地多为水样或糊状。病情的严重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仔猪的日龄、免疫状态和环境条件。特别是那些缺乏母源抗体保护的仔猪,症状通常最为严重。在环境温度降低或发生继发性大肠杆菌感染时,症状往往会加重,甚至出现更高的病死率。

疾病的剖检特征

通过剖检,可以发现病变主要集中在消化道。此时,胃部通常出现弛缓,内部充满奶块和乳汁;而肠管则变得薄弱,内含物呈液状,颜色灰黄或灰黑。同时,小肠的绒毛也会缩短,这些变化为诊断猪轮状病毒病提供了重要依据。

猪轮状病毒病的治疗与预防

到目前为止,针对猪轮状病毒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因此,一旦发现病猪,应立即停止哺乳,给予葡萄糖盐水或葡萄糖甘氨酸溶液。具体配方为:葡萄糖43.2克、氯化钠9.2克、甘氨酸6.6克、柠檬酸0.52克、枸橼酸钾0.13克以及无水磷酸钾4.35克,全部溶于1000毫升水中供猪自由饮用。同时,针对症状进行对症治疗,例如使用收敛止泻剂和抗菌药物,以预防继发细菌性感染。通常,这样的治疗方法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猪轮状病毒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探讨

在预防方面,关键在于加强饲养管理,严格遵循兽医的防疫规定,增强母猪及仔猪的免疫力。在流行地区,确保新生仔猪能够尽早吃到初乳,从而获取母源抗体的保护,以减少发病率并减轻疾病症状。目前,尚未研发出有效的疫苗来预防猪轮状病毒病,但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其传播和影响。

相关内容

热门排行

“四季绿”南瓜品种特性及栽培技... 南瓜品种特性南瓜作为一种受欢迎的蔬菜,具备多个明显的特性,让其在市场上独具优势。熟性早该品种在五叶期...
仔猪梭菌性肠炎的诊断与治疗探讨 仔猪梭菌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仔猪梭菌性肠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防治措施能大大降低发...
猪脑膜炎型链球菌病 链球菌病是对猪场造成重大威胁的疾病,尤其是猪脑膜炎型链球菌病。根据链球菌特异多糖抗原的性质,猪脑膜炎...
高山无公害茄子的栽培技术 高山茄子的种植技巧与管理茄子是一种喜温的蔬菜,耐寒能力较弱。高山地区的无公害茄子通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理变化 呼吸道病变的特征猪的呼吸系统在病变过程中受到了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双侧性肺炎。这种肺炎常发生在肺的...
有效降低新购仔猪发病率的控制措... 春季仔猪交易的注意事项春季是仔猪交易活跃的季节,许多新购进的仔猪在经过捆绑和运输后,环境、饲养方式等...
育肥提升猪出栏前效益显著 提高猪出栏效益的管理技巧许多农户在猪出栏前往往忽视合适的饲养管理,尤其是在接近出栏的阶段,饲养的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