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食用菌业的快速发展,食用菌的副产品——废菌料也日益增多。农户可以利用这些废菌料来饲喂育肥猪,其效果优于米糠,饲用效果媲美玉米。此外,使用废菌料还能有效降低饲养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食用菌具有良好的纤维分解能力,因此,栽培食用菌所产生的废料中,粗纤维的含量降低了50%,木质素的含量则减少了30%。废菌料中丰富的菌体蛋白使得粗蛋白含量从原来的2%上升至6-7%,而脂肪含量也增加了一倍左右。
以稻草、麦秆、玉米芯等纤维材料培养平菇和凤尾菇时,每100公斤原料可产出约80公斤鲜菇,同时还能获得60公斤营养丰富的菌糠。菌糠的营养成分分析显示,其粗蛋白含量在6.15%至10.92%之间,粗脂肪在0.2%至1.4%,粗纤维为3.25%至11.63%。与细米糠相比,菌糠的粗蛋白含量略高,而粗纤维的含量则远低于细米糠,这增强了锌、铁、钙、磷等元素的吸收,尤其提升了锌的吸收,有助于增强猪的免疫功能,提高疫病抵抗能力,并改善其营养物质的消化和代谢。
在养猪时,使用三分之一的菌糠与其他饲料混合,可以使平均日增重达到780克以上,较其他饲料增加50%。同时,粮食的使用量节约了40%,成本下降幅度达50%,而且瘦肉率比单用玉米饲喂提高了约5%。
在初次添加菌糠时,应由少到多,让猪逐渐适应。一般建议在一周内将菌糠的比例从10%逐步增加至30%。具体操作方法为:将废菌料残渣放入青饲料打浆机中打碎,并与其他饲料混合,或者直接不经加工混合。经过晒干的菌糠可以整块存放,需要使用时再进行粉碎。对于剩余的废菌料,需清除感染杂菌的部分,并将其晒干,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淋雨,以防发生霉变。
上一篇:油菜菜斑潜蝇为害特点
下一篇:生猪安全度夏的五大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