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尽管寄生虫病对猪只的致死率较低,但这一类疾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却可占到养猪利润的5-8%。因此,养殖场的经营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寄生虫病的防控工作。
在规模养猪场中,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有猪蛔虫、猪疥螨、猪毛首线虫、弓形虫以及猪囊尾蚴等。其中,猪蛔虫和猪疥螨是最为普遍的寄生虫。
猪蛔虫病主要由大型线虫引起,寄生于猪的小肠。幼龄猪的感染率可达60%以上,明显高于成年猪。感染后的仔猪生长受阻,可能导致日增重下降5-10%,饲料转化率降低8-15%。感染蛔虫会引起器官损伤,可能导致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虫体大量存在时更可能导致肠道堵塞。
猪疥螨病,亦称为疥癣,主要寄生于体表真皮层,通常可引发慢性或过敏性的皮肤病。在猪场,感染率可达30-60%。此病多发生在冬季和初春,通常从眼睛、脸颊和耳部开始,然后扩展到全身,伴随剧烈瘙痒和皮肤脱毛等症状。
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若在猪场爆发,死亡率可高达60%以上。病猪通常表现为体温升高,怀孕母猪可能会流产或死胎。初期感染者多无明显症状,急性情况下猪只会出现流涕、呼吸困难等表现,剖检时可见肺部肿大和出血点。
此病由猪肉绦虫引起,主要寄生于猪的横纹肌和其他部位。寄生虫数量较少时病猪无明显症状,但大量寄生会导致消瘦、贫血和呼吸困难等问题。宰后检查可发现囊尾蚴在肉中。
有效防止寄生虫病的发生,需要规模猪场采取一些综合性预防措施。
制定科学的防疫制度,对所有饲养用具和场地定期消毒,切断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同时,粪便和污染物需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感染机会。
根据猪只不同的生长阶段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提升其免疫力。饲料应保持清洁、新鲜,确保饮水安全,并避免水源污染。
定期进行寄生虫病检测,对外来猪只进行隔离饲养,确保无寄生虫感染后再进入生产区。同时,对全场猪群及饲养人员定期健康检查,以便及时掌握感染情况。
许多规模养殖场寄生虫病无法有效控制的原因之一是驱虫药物的选择不当。此外,药物的频繁和过量使用容易导致耐药性问题。应选择高效、广谱、低毒、适口性好的驱虫药物。
常用药物包括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等,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应根据体重进行合适剂量的投药。
常见的药物包括阿维菌素和敌百虫,效果显著,需注意剂量以避免毒性反应。
可使用磺胺类药物等针对特定寄生虫,在早期感染时效果较好。
驱虫方案可以根据寄生虫的生活史和流行情况,分为预防性和治疗性驱虫。
按症状驱虫可能会忽视轻度感染带来的经济损失。
这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已被许多养猪场采纳,但易造成重复感染。
在特定时间对不同类别的猪进行驱虫,可以较好地控制感染,但操作难度略高。
综上所述,寄生虫病的防控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猪场的健康和经济效益。
上一篇:猪虱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