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后期生长管理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不同类型的水稻进入各自的生长阶段时。单季晚水稻在9月份进入抽穗与籽粒灌浆期,此时需特别关注稻曲病和稻飞虱的防治。而双季晚水稻同样在9月份处于孕穗与抽穗期,需重点防治稻纵卷叶螟、稻曲病及稻飞虱等害虫。在籽粒灌浆期,若肥料营养不足,应在防虫的药剂中添加“漯效王”营养液进行喷雾管理。
根据我们对水稻“四类一体”配方平衡施肥与常规田防治管理的对比示范,使用特殊的管理方法能有效减轻纹枯病、稻瘟病及稻曲病的发病率,达到了90%以上的效果。尤其是在水稻生长的孕穗与抽穗期,使用“漯效王”液与甲K杀菌灵或80%恶霉福的混合喷施,不仅能够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和曲霉菌,还能预防稻禾倒伏,同时促进籽粒饱满及早熟。
针对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其他病虫害,可根据常规药物防治方法,在每次喷施防虫药物时加入“漯效王”液,坚持进行3到4次喷施。这将有效提高水稻的抗病、抗虫和抗灾能力,从而显著减少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及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的发生几率。这些管理措施不仅能提高水稻的产量,还能实现更高的农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