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由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高传染性消化道疾病。此病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主要特征,被OIE列为B类动物疫病。了解这一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对于养殖户来说至关重要。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能够在猪的多种细胞中良好增殖,包括猪肾、甲状腺和睾丸细胞。该病毒对多种消毒剂相当敏感,尤其对乙醚和氯化物等。同时,病毒也会因光照而失去活性,粪便中的病毒在阳光下6小时后即失去传染性。在温度方面,该病毒在56℃持续30分钟即可被迅速灭活,但在适当的低温环境下可长期保存,并且在液氮中可以长达三年都保持其毒力。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传染源主要包括发病的猪、带毒猪及其他可能带毒的动物。病毒存在于病猪的粪便、乳汁和鼻分泌物中,导致病猪在康复后仍可长时间携带病毒,带毒期有时可达10周。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感染的母猪还可能通过乳汁传染给哺乳仔猪。虽然所有年龄段的猪都容易感染,但10日龄以下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此外,该病在冬季和初春的发生频率较高,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病例的潜伏期在仔猪中通常为12至24小时,而成年猪则为2至4天。《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潜伏期为40天。症状初期,仔猪会呕吐,接着出现水样或糊状腹泻,粪便通常呈黄绿或灰色,并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随后,仔猪会因脱水和消瘦而迅速恶化,最终可能在2至7天内死亡。病愈的仔猪一般生长缓慢。成年猪和肥育猪的症状相对轻微,通常表现为食欲减退、腹泻和消瘦,偶尔会有呕吐现象。
此疾病主要引起急性肠炎,剖检时发现胃肠道充满凝乳块,小肠内含有气体和泡沫样内容物,肠壁变薄且呈现半透明状。淋巴结会出现充血和肿胀,而心脏、肺部和肾脏一般无明显的病变。
初步诊断通常依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确诊则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国际贸易中尚无指定的检测方法,替代诊断方法包括病毒中和试验(VN)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病原检查可以通过组织培养、荧光抗体试验、以及粪便中病毒抗原的检测等方法进行。同时,血清学检查也能为确诊提供帮助。
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主要依靠检疫和消毒,配合疫苗的使用进行预防。一旦发现病猪,应及时进行淘汰处理,死猪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而污染场地和用具则需严格消毒,以减少疫情的扩散。
以上信息对于养殖业者至关重要,了解猪传染性胃肠炎可以帮助有效控制和预防疫情,保障猪只健康和养殖效益。
上一篇:如何种出效益好的青花菜
下一篇:母猪产后发热的治疗方法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