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栽培是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其核心在于使用栽培槽和适合的栽培基质来支持植物生长。本文将详细介绍无土栽培的系统构成及管理要点,为希望从事此项技术的农户提供参考。
栽培槽是无土栽培的基础,推荐使用厚度为2-3厘米,宽度为25厘米,长度为2.5-3.0米的木板。将木板加工成上口宽35厘米,下底内径和高25厘米的梯形模具。地面须平整后,喷湿并按130-140厘米的间隔挖深25厘米、宽35厘米的沟,将模具放入沟中并整实,确保沟底南北略有倾斜,以利于灌水。栽培槽可采用人工挖槽,标准为上口宽35厘米,深25厘米,下底宽25厘米。
栽培基质可分为有机基质和无机基质。有机基质主要由植物发酵秸秆、棉籽壳、草炭、稻壳及发酵的动物粪便等农业废弃物构成。而无机基质可选用蛭石、河沙、碎砖渣等。将有机与无机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适合的栽培基质,填充高度约为20厘米。在填充之前,建议在栽培槽两斜边铺设0.1毫米厚的薄膜,防止根系深入活土层。
为了保证植物的生长,建议采用微滴灌系统,且每槽铺设一条直径为25毫米的微滴灌带,每30厘米设置两个或以上的排水孔,以确保供水的均匀性和有效性。
在进行无土栽培时,应选择适合保护地栽培的黄瓜品种,育苗可参照常规方法进行,从而提高成活率。
当秧苗发展至3叶1心时可以进行定植。在定植前3-4天应将栽培槽充分浇水,定植前一天再进行一次浇水。使用暗水座苗法,每槽种植两行,插花种植,完成定植后需覆盖地膜以保持湿润。
由于基质养分充足,生育期内只需在结果初期和盛果期追施4-5次肥料。根据黄瓜的目标产量,计算化肥用量时应考虑有机基质中的速效养分含量和化肥中养分的吸收率。此外,注意水分管理,保持基质相对含水量在80%以上。
定植后的缓苗期应保持较高的温度和湿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度,并在必要时通风降温。同时,每7天需浇一次缓苗水,以促进植物根系发展。
在这一阶段,需注意促根控秧,白天温度保持在22-30度,夜间应降至10-18度,确保足够的光照以防止植株徒长。
结果期内,白天温度应维持在25-28度,夜间温度保持在10-15度,以创造适宜的结果环境。
为减少养分的消耗,及时摘除侧芽、老叶及多余的雌雄花,并采用落蔓措施以促进生长。
无土栽培减少了与土壤接触,降低了土传病害的发生,但仍需加强对地上部分病害的防范,以保障作物健康。
在根瓜定型后应及时进行采收,以防止发生压秧现象。一般在色泽鲜亮、棱刺明显且单瓜重在100-120克时进行采收,最佳采收时间为上午。
无土栽培技术在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设计栽培槽、选择合适的基质及执行科学的管理措施,可以为黄瓜的高效种植打下良好基础。
上一篇:母猪生理特征的影响因素探讨
下一篇:猪场交通条件的现状与优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