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菌核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保护地黄瓜生长的病害,若病害严重,则可能导致减产高达70%。这种病害主要发生在植株的下部衰老叶片及落花部分。
早期,病害在受损叶片上形成白霉污斑,进而导致花朵腐烂。随着病情的加重,叶柄和果实也会受到侵染,最终影响到植物的茎秆,造成整株植物及果实腐烂倒伏。这种病害是由真菌造成的,并且种子可能带有病菌。此外,病残体能在土壤中越冬,并通过风和雨传播给新植株。在高温多湿的环境、过密植株及通风不良的情况下,病害的发生会更加严重。
为了有效防治黄瓜菌核病,应采取以下栽培策略:优先选用无病株进行种子采集,实行轮作,避免同一地块连续种植黄瓜。同时,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以减少病害发生的风险。此外,施足底肥,增施磷和钾肥也能增强植株的抵抗力。
在病害发生初期,需要进行全田喷药防治。建议第一次喷药后,间隔3到4天再次喷药。如果病情仍在发展,则可进行第三次喷药。常用的药剂包括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