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户养猪过程中,合理断奶是促进仔猪健康生长的重要环节。许多农户采取一次性断奶法,导致仔猪在断奶后立即上市,这样严重影响了仔猪的适应能力和生长速度。因此,为了提高仔猪的增重效果,应在断奶前的5到6天内,逐步减少仔猪的哺乳次数,让它们有更好的适应时间。
仔猪在哺乳阶段需要适时补料,如果母猪的泌乳量下降,仔猪可能会因为无法得到足够的营养而导致生长缓慢。理想情况下,仔猪应在7日龄时开始补料,以便在断奶后能够顺利转换到固体饲料,从而弥补母乳的不足。
仔猪在断奶后的初期,饲料的质量和饲养方式至关重要。由于断奶后饲料不充足,且日喂次数从之前的6到8次急剧减少到3次,仔猪的正常生长会受到严重阻碍。因此,购猪时应详细询问卖主的饲养管理情况,并确保饲料质量的逐步过渡。
断奶前,仔猪依赖母体和同胞共同生活,突然的环境改变会导致其适应困难,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容易生病。每只猪应该单独圈养,然而管理粗放会导致环境脏乱,从而影响仔猪的健康。
农户在集市购买仔猪时,常常同步进行防疫和去势。这样一来,仔猪要承受断奶、防疫与去势带来的压力,可能导致其体重长时间未能恢复,从而影响正常生长。一般而言,小公猪可以在20日龄时去势,小母猪可在30到40日龄之间进行去势。预防传染病的疫苗注射应在30日龄前进行,以确保仔猪健康成长。
在养猪过程中,注重合理的断奶、及时的补料、良好的饲养环境和适时的防疫管理,能够显著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和健康水平,减少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