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多个地方CDC进行联合研究,确认了2005年四川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疫情的主要病原为猪链球菌序列7型。这种菌株是由猪链球菌序列1型变异而来,其毒力显著增强。这一研究结果已在今年8月的《新发传染病杂志》上发表。
2005年6月至8月,四川省报告了215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导致34人死亡,疫情波及广西、江西、贵州等地。最初,国内外一些学者和世界卫生组织对此疫情的病原学诊断持怀疑态度,认为可能涉及其他未发现的病原体。经过仔细研究,中国CDC最终确认了猪链球菌为本次疫情的直接病原。
随着对2005年疫情的深入研究,医学界开始关注该病原体是否发生了变异,以及细菌毒力是否有所变化。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四川疫情的病原菌与1998年江苏省的病例图谱相同,属于同一克隆。同时,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在四川分离的所有猪链球菌均为序列7型。
研究发现,序列7型猪链球菌源于序列1型,其对外周血白细胞的毒性有所增强。中国CDC的徐建国研究员指出,猪链球菌2型普遍存在于猪的呼吸道中,但猪群是否发生猪链球菌病与菌株致病力的差异更为相关。
此次研究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即应当将高致病性的猪链球菌与低致病性的区分开来。无论是序列7型还是序列1型,它们均属于高致病性菌株,这引起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
这项研究揭示了猪链球菌序列的变异及其毒力变化,强化了对病毒监测和防控的必要性。随着猪链球菌疫情的持续关注,加强对这一病原体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传播机制和致病性,为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保障。
上一篇:夹竹桃黑斑病的症状及防治
下一篇:乳猪死亡过高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