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定猪只的免疫程序时,养殖者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猪只的用途、年龄、母源抗体水平、饲养条件以及使用的疫苗种类和免疫途径等。这些因素对确保猪只的健康和提高免疫力至关重要。
近年来,猪只的混合感染率逐年升高,因此在免疫程序中务必要重视联合及多重免疫的实施。这种方法能够更有效地预防多种病原体的侵袭。
我国研发的弱毒疫苗在预防猪传染性胃肠炎与轮状病毒方面表现出色。例如,对于3日龄的仔猪,通过在母猪分娩前5至6周和1周进行肌注或鼻内接种,可以确保对仔猪的被动免疫保护率超过95%以上。
在每年秋季,新生仔猪在吃初乳前至少需在肌肉注射疫苗后等待30分钟,以确保疫苗的有效性和增强免疫力。
仔猪在断奶前的7至10天内,架子猪、肥育猪和公猪可以进行一次肌肉注射疫苗,以增强它们的免疫力。
对于流行性腹泻,使用猪流行性腹泻氢氧化铝灭活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妊娠母猪在产仔前的20至30天内接种4毫升,而不同体重的仔猪和育成猪则应根据体重接种适量疫苗,从1毫升到4毫升不等。接种后的15天内会产生免疫力,有效保护猪只的健康。
通过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可以有效提高猪只的抵抗力,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保障养殖效益。
上一篇:茯苓的种植和加工(2)
下一篇:香菇夏季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