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养殖业的发展,散养母猪的生产性能逐渐下降,流产、早产和死胎的现象愈发频繁。因此,优化母猪的饲养管理以提升其生产性能,对于提升生猪养殖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同的母猪品种在繁殖能力上差异较大。大约克母猪因其良好的繁殖性能、较高的窝产仔数量和强大的哺乳能力而受到广大养殖户的青睐,适合作为第一母本。
在选择后备母猪时,农户应优先挑选母性佳、性情温顺、窝产仔数量多且乳汁质量高(如乳汁黏稠)的经产母猪后代。同时,需要在仔猪28-30日龄时,根据体格健壮程度和乳头数量(7-8对)来筛选后备母猪。
空怀期及后备母猪在配种前需保持适宜的体况,避免因体重过重而影响发情和排卵,以保证其良好的种用体况。
空怀母猪需全方位补充营养,确保蛋白质占日粮的12%-14%。缺乏营养会影响卵细胞的发育和受胎率,特别是要注意钙、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供给。
对于膘情较差的空怀母猪,可以在配种前两周进行"短期优饲",服用高能量饲料以提升营养并提高卵子质量及排卵率。
后备母猪在7-8个月大且体重达到120千克时才能进行首次配种,而经产母猪应在断奶后5-10天内观察其行为及时配种。复配也是提高受胎率和窝产仔数的有效方法。
断奶后膘情差的母猪在妊娠初期应增加营养,同时妊娠4-12周时,以青粗饲料为主,保证适宜的蛋白质含量。
配种情况良好的经产母猪在妊娠前期应以青粗饲料为主,妊娠后期再加入精料,以保证足够的蛋白质供给。
妊娠母猪在临产前两周消化能力减弱,应调整饮食,提供易于消化和多汁的饲料,以防止便秘。
妊娠母猪应单圈饲养,保持圈舍卫生,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防止流产和死胎现象的发生。
后备母猪应在特定时期接种相应疫苗,以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保持圈舍内外的清洁卫生,做好消灭病媒生物的工作,定期进行药物消毒,以防止疫病传播,提高养殖环境的安全性。
在现代养殖中,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对于提升其生产性能至关重要。通过选择优质品种、合理管理后备母猪、妊娠母猪的科学饲养及有效的疫病预防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养殖效益,促进整个养殖业的发展。
上一篇:紫孢褐平菇PS82
下一篇:平菇出现“断菌”、“退菌”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