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薪菇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脆嫩的食用菌,含有八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精氨酸和谷氨酸等成分,对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介绍茶薪菇的高产栽培技术,以帮助农民朋友实现丰收。
优质的茶薪菇菌种应具备以下特征:菌丝应洁白、浓密、粗壮且生长均匀。如果发现菌种有黄、绿、黑或橘红等颜色的变化,则可能是受到杂菌感染,应予以淘汰。
茶薪菇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6至30摄氏度,通常在3月进行接种。不过,具体的栽培时间还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调整,以确保最佳产量。
茶薪菇的栽培料配方如下:棉籽壳50%、木屑26%、麸皮15%、玉米粉5%、石膏2%、磷肥1%、石灰1%。为了增强香味,可以添加1-3%的茶籽饼或茶籽壳。在配置原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应选择新鲜的棉籽壳和麸皮,避免使用发霉或结块的材料;木屑最好使用堆积半年以上、质地疏松的阔叶树木屑。
重要的是要做到“三匀”(即:料匀、水匀、pH值匀)。
拌好的培养料含水量应保持在60%至65%左右,确保生长环境的适宜。
通常使用15厘米×30厘米或17厘米×33厘米的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0.3至0.35千克。填料后,应封口并盖上海绵盖以避免污染。
栽培料的灭菌分为常压灭菌和高压灭菌两种方法。常压灭菌在100℃下保持14小时,高压灭菌需在1.5千克/平方厘米的压力下维持2小时。务必确保灭菌工作彻底,以防止杂菌污染造成减产。
在栽培料灭菌后,当温度降至约30℃时即可进行接种。接种时应注意环境的卫生和消毒操作,例如使用甲醛和高锰酸钾进行空间消毒等。并确保接种者工具的消毒工作,以控制污染风险。
培养室的温度应维持在23℃至28℃之间,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适当的遮光。培养大约50至60天后,菌丝可生长至袋底。
当菌丝长满袋后,可以去除套环并修整袋口。出菇场可以选择室内或户外,确保有适宜的散射光和湿度。每天下喷1至2次水,湿度保持在86%至95%之间,以防止畸形菇的产生。
经过15至20天的出菇管理,当子实体达到80%成熟时即可采收。为了保证茶薪菇的外形及商品价值,建议在上午和下午各进行一次采收。采收后可休养5至10天再进行喷水管理,待第二批菇出产后,一般可收获3至4批茶薪菇。
通过以上技术和管理措施,相信您能够成功培养出高产的茶薪菇,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
上一篇:无公害育肥猪猪舍的规划布局
下一篇:养猪防治粪臭污染7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