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白芷的种植地点时,应优先考虑地势较高、土层深厚且阳光充足的区域。适合种植白芷的土壤类型包括砂质壤土、黑砂土或冲积土。这些土壤应具备良好的耕作层、土壤疏松肥沃的特性,灌溉条件得以保证,排水良好。
相对而言,黏性土壤容易板结,种植白芷在这种土壤中可能导致主根短、分叉增多,从而影响产量和质量。此外,低洼和排水不良的地区也不适宜种植白芷,因为这些地区容易导致根部腐烂。
在白芷的前茬作物收获后,准备进行整地工作。每亩土地需施用2000至3000千克的腐熟厩肥或堆肥,并加入30千克的过磷酸钙作为基肥。翻耕的深度应保持在30至40厘米。在翻耕后,需将土壤晒干使其风化,并再次翻耕以确保土壤的松散。
整平土地后,需要将土壤耙细,以便种子更好地出苗。接下来,开设宽度为1.6至2米的厢沟,深度和宽度均应为25厘米。同时,确保周围开好排水沟,以防止积水。表层土壤应尽量保持细碎且疏松,以促进种子的发芽。
以上是关于白芷种植前整地的基本介绍。如果您有更好的经验或建议,欢迎在下方留言与我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