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种植时间和生长习性对收获有着直接影响。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川芎的生长周期及其特点,帮助种植者更好地管理和收获川芎。
川芎在繁殖上主要采用扦插法,以茎的节盘(俗称苓子)为主。这种植物很少开花结实,每个节盘上通常只生长一个芽,而当芽受到损伤后便不再具备再生能力。因此,川芎的栽培周期较长,通常需要280到290天。每年的1月,需进行中耕培土作业,并去掉地上部分,通常称之为“薅冬药”。这个阶段可分为生长的前期和后期。
川芎一般于8月份进行栽种。在种植后的2至3天内,节盘的腋芽开始萌动生长,随后长出白色不定根,约4至5天后会抽出1至2片叶子。经过一个月的生长,新的根茎已逐渐形成。进入9月中旬至11月中旬前期,川芎植株的地上部分快速生长,叶片的干物质逐渐增加,尤其在11月上旬增长速度最为明显。到11月中旬,株高、株幅及叶片数目基本稳定,根茎的生长速度则相应加快,尤其在12月上旬,物质积累的速度也在逐渐提升。此阶段,根茎积累的物质占据前期的80%以上,而全生长期的40%以上。在生长前期,川芎通常呈现为基生叶丛的特点,少部分植株会长出短小的幼茎。
资金进行“薅冬药”时,川芎的叶片仍为绿色,去掉的地上部分大约一周后会再次出土返青。进入2月中旬后,植株会普遍抽出地上茎,随着气温的逐步升高,茎叶的生长也开始加快。不过,由于此时贮藏物质被逐渐消耗,虽然体积还在增长,积累的干物质却有所下降,直至3月底根茎的干重降至后期的最低点。到3月下旬,茎叶数量趋于稳定,4月下旬生长速度也会逐渐减缓。此阶段,川芎的干物质积累逐步加快,进入5月上旬时达到最高点,直到接近收获时期时再次减缓。同时,根茎内的干物质会加速积累,渐渐超过体积的增长速度,这个时期是根茎干物质增加的关键阶段,所积累的干物质几乎达到整个生长期的一半。
以上就是关于川芎生长特点的详细介绍,希望对您了解川芎的种植过程有所帮助。如您有更多的信息或者补充,欢迎在下方留言与我们分享。
上一篇:种植川芎需要怎么样的条件?
下一篇:川芎怎么样育苗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