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播种黄芪种子之前,进行适当的处理是提升发芽率的关键。由于黄芪种子具有硬实特性,一般只有40%至80%的种子能够正常萌发。因此,了解黄芪种子的习性和处理方法对种植者至关重要。
黄芪种子的硬实率反映了其成熟度,成熟度越高,硬实率越高。由于种皮透水性差,在正常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约有70%至80%的黄芪种子无法正常发芽。通常,将种子在15℃至30℃的温度下吸水并膨胀5天,可以促进发芽,使其达到最佳的发芽状态。膜荚黄芪种子的千粒重约为5.8克,而蒙古黄芪种子的千粒重约为7克。
在生产中,常采用机械法来擦伤种皮。具体方法是用碾米机快速磨擦种子,以达到种皮起毛刺的效果,这样可以帮助种子更好地吸水。
这种方法是将1份黄芪种子与3份细河沙拌和揉搓,通过摩擦使种皮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从而促使种子颜色由黑色光泽变为灰棕色,这样利于吸水。处理后可以直接带沙播种。
将黄芪种子放入沸水中急速搅拌1分钟,然后立即倒入冷水中,直到水温降至40℃。再将种子浸泡2小时,随后倒掉水分,用麻袋覆盖种子闷12小时,等到种子膨胀或外皮破裂时再进行播种。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黄芪种子的处理方式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之处。如果您有更好的处理建议或经验,欢迎在下方留言与我们分享。
上一篇:黄芪适宜在哪里种植?
下一篇:黄芪如何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