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是一种属于忍冬科的多年生藤状灌木,常常以未开放的花、叶和枝条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能。在我国,金银花的种植范围广泛,几乎覆盖南北各地。然而,白粉病是影响金银花健康的常见病害,普遍存在于全国各个种植区。接下来,我们将探讨金银花白粉病的表现及应对措施。
金银花白粉病主要影响叶片,偶尔也会侵害茎和花。初期,叶片上的病斑表现为小白点,随着病情发展,这些点逐渐扩展成白色粉状斑块,最终可能导致整片叶子被白粉覆盖。严重情况下,叶片会变黄变形,甚至脱落。茎部的病斑呈褐色,形状不规则,并且伴有白色粉状物,花朵则可能出现扭曲现象,严重时会落花。
金银花白粉病的病原为囊菌亚门的忍冬叉丝壳真菌。病菌通过子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冬,并在翌年释放子囊孢子发动初次侵染。一旦发病,病部又会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通常,在温暖干燥或者株间阴暗的环境中,此病害容易发生。此外,施用过量氮肥和湿干交替的气候条件也会加重发病情况。
为有效控制白粉病的发生,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用抗病的金银花品种。同时,定期在田间适时喷施护树将军等杀菌消毒药剂,以减少病菌源。
合理密植以保持良好的通风透气,科学施肥可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适宜增施磷钾肥,尤其在金银花现蕾前,喷施花朵壮蒂灵可促使花蕾强壮,花瓣肥大,颜色鲜艳,香气浓郁,并可延长花期。此外,需注意合理灌溉,防止湿气滞留,雨后应及时排水。
在病害初期,可以选择喷洒50%胶体硫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配合使用新高脂膜,以提高药剂的有效成分利用率,确保防治效果的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