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蚊,又称芝蚊,对灵芝栽培构成了严重威胁。市场上常见的有闽芝迟眼菌蚊和小菌蚊。这两种菌蚊成虫的颜色和体长均有所不同,其中,闽芝迟眼菌蚊为暗褐色,体长约为2到4毫米,而小菌蚊则呈淡褐色,体长在4到6毫米之间。了解灵芝菌蚊的防治方法非常重要。
菌蚊的成虫主要在每年的三到四月和十到十一月期间盛发,对腐烂物质有很强的趋向,同时也对光线敏感。成虫的卵通常产在培养材的裂缝和覆土表面,而不太会产在灵芝体上。幼虫在15到28摄氏度的环境下生长最为迅速,老熟幼虫则多在土层的缝隙或培养料中蛹化。菌蚊的食性较广,偏爱腐殖质,通常会聚集在垃圾、废料和腐烂的老根上。
菌蚊的卵、幼虫和蛹能够通过培养料或覆土随之进入菌床,而成虫则直接飞入生产环境内繁殖。虽然成虫不会直接危害灵芝,但它们常常携带病菌以及线虫、螨类等微生物进入芝房。幼虫则会攻击灵芝的菌丝以及子实体,爬行时咬食菌丝,导致培养料出现变黑、变松和下陷等现象,菌丝的颜色也会从白色变为黄褐色,严重影响灵芝的出菇。出菇后,幼虫会从基部进入,逐渐侵害灵芝内部,特别是幼菇和原基受害最为严重。虫口数量较多的部位,幼菇的生长会受到抑制,并可能使受害的灵芝变质,呈现出棕褐色,并导致腐烂。
1. 加强芝房内外环境卫生,降低虫源数量是防治的基础。
2. 确保芝房的门、窗及通风口安装60目的防虫纱网,并涂抹驱杀蚊蝇的长效药物,以有效阻挡闽芝迟眼菌蚊的进入。
3. 在栽培期间,尽量将芝房的日常管理安排在白天,尽量减少室内灯光的开启次数和时间。可以利用黑光灯或白炽灯进行昼夜诱杀,以减少成虫的数量和繁殖。
4. 在培养料入房前,使用40%的二嗪农乳剂与培养料混合后,进行密闭处理1到2天,每吨培养料用药量为0.1千克。同时,该药的1000到1200倍液可用于对芝房、床架及覆土喷雾。在成虫盛发期,可使用80%的敌敌畏1000倍液进行空间喷雾处理。若菌床出现幼虫危害的情况,可以在床面无芝时喷洒2.5%的氰菊酯1500到2000倍液或50%的马拉硫磷1500到2000倍液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