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鞭草属于马鞭草科马鞭草属,是一种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主要生长在原野。它在我国华东、华南和西南部分地区均有分布。马鞭草的全草可以作为药用植物,具有凉血、散瘀、通经、清热、解毒、止痒、驱虫、消胀等多种功效。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了解马鞭草是否有毒。
马鞭草具有一定的毒性。根据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的记录,马鞭草被列为有毒植物。其全草有小毒,马鞭草甙能够在小剂量下刺激交感神经末梢,但在大量情况下会产生抑制作用。马鞭草对哺乳动物具有促进乳汁分泌的效果,并且其制剂还可用于治疗疟疾、白喉和流行性感冒等疾病。服用后,有些人可能出现恶心、头晕、头痛、呕吐和腹痛等不适反应,因此孕妇应当禁服。
马鞭草味苦,性凉,具有小毒,主要归于肝经和脾经。
马鞭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外感发热、湿热黄疸、水肿、痢疾、疟疾、白喉、喉痹、淋病、经闭、症瘕、痈肿疮毒及牙疳等症状。
孕妇应谨慎服用马鞭草。常见的用法包括:内服可煎汤,使用量为0.5至1两(鲜者捣汁1至2两),也可制成丸剂或散剂。外用时可捣敷或煎水洗涤。
用于治疗疟疾时,可以使用60至150克的新鲜马鞭草(干品减半),加水煮成300毫升,在发作前4小时和2小时各服一次,连续服用2至4天。研究表明,治疗有效率达到92%。
取30克干马鞭草浓煎,成人每次服用150毫升,每日两次,儿童则根据年龄调整服用量。共治疗5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获治愈。服药后的平均退热时间为15.3小时。
马鞭草500克煎成800毫升的液体供成人每日服用3次。治疗80例患者中,77例痊愈,2例显效,仅有1例无效。
使用马鞭草30克,搭配青蒿和羌活,各15克,煎服。随访51例患者中,有46例痊愈,3例有效,2例无效。
将马鞭草与苏叶、青蒿结合治疗阳性未显症状的丝虫病患者,复查后,微丝蚴阴转率达90%。该疗法适用于儿童,服药后副作用较少。
有报告显示,采用马鞭草研粉或制成丸剂的方式,对早中期血吸虫病具有一定疗效,部分病例经过治疗后粪便检查结果为阴性。
综合来说,马鞭草的确具有药用价值,但在使用时一定要谨慎,尤其是孕妇应注意禁用,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上一篇:罗汉果的繁殖方法
下一篇:马鞭草什么时候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