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志,又称葽绕、蕀蒬、棘菀等,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中药材。在临床上,常用的炮制形式有生远志、甘草制远志和蜜炙远志等。尽管各地的炮制方法有所不同,统一的药典方法通常被采纳。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远志的炮制方法和功效。
性味:味苦、辛,微温。
归经:入心、肾、肺经。
功效:远志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的效果,适用于心肾不交导致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以及神志恍惚等症状,也能缓解咳痰不畅、疮疡肿毒和乳房肿痛等病症。
远志筒呈筒状,中空,通常长度在3至12厘米之间,直径为0.3至1厘米。表面呈现灰色或灰黄色,有深陷的横皱纹,质地脆弱,易于断裂,断面则呈现黄白色。
远志肉往往已经破碎,肉质较薄,横皱纹相对较少。
远志棍又被称为远志梗、远志骨,细长且中间有较硬的淡黄色木心。
首先,去除杂质,将远志略做清洗并润透。
同样,略洗后润透,接着切段进行干燥。
取甘草,添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后加入净远志,用文火煮至汤汁吸尽,再进行干燥处理,每100千克远志用甘草6千克。
取已炙的远志,加入炼熟的蜂蜜和少量开水搅拌均匀,稍焖后以文火炒至不粘手为止,取出后放凉,每100千克远志需要用炼蜜20千克。
将制好的远志用水润湿,撒入朱砂细粉拌匀,最后晾干,每100千克远志需用朱砂2千克。
用甘草水浸泡过的远志,可以用微火进行炒制,直到变色或者炒干即可。
将浸泡过甘草水的远志放在微火下炒至棕黑色或全黑,最后稍微洒清水烘干,冷却后即可。
选择生远志,先剔除杂质,再用粗粉甘草与适量水蒸2次,最后在甑内用武火蒸约2小时,直至完全蒸透,呈黄褐色后晒干。
先在锅中加入麸皮,待其冒烟后倒入甘草水浸泡过的远志,用中大火炒至远志表面带有焦斑,然后取出,去除麸皮,放凉,每500克远志需用麸皮60-90克。
了解远志的炮制方法与健康功效,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这一珍贵中药材,以促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