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干是一种常用的药用植物,主要通过种子和根茎来繁殖。虽然种子繁殖的周期较长,但其繁殖系数高;而根茎繁殖则能够达到较早的收获效果,但其繁殖系数相对较低,并且长期栽种可能导致种质退化。因此,生产上可以考虑交替使用这两种繁殖方法。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射干的繁殖方法。
射干喜欢温暖和阳光,能够耐受干旱和寒冷。其对土壤的要求不高,适合在山坡旱地栽培。最佳的土壤类型是肥沃疏松的沙质壤土,且排水良好,最好为中性或微碱性土壤,忌讳在低洼和盐碱地生长。
在1月下旬,选择生长健康、颜色鲜艳且无病虫害的射干根茎进行挖掘。将根茎按每2~3个芽和部分须根切成4厘米长的段,适当修剪过长的须根以利栽植。切口愈合后,可以将种根浸泡在浓度为百万分之五十的ABT4号生根粉溶液中,时间为3小时,这将促进休眠芽的萌发和早期出苗。经过处理的种根茎出苗时间比未处理的提早10天,且芽出苗率提高了30%。
在进行射干栽种时,应在整好的畦面上,按照行距25~30厘米、株距20~25厘米挖掘深约15厘米的穴。穴底需平整,底土应挖松。在穴内施入拌好的细土后,每穴栽入1~2段种根,随即盖上6~7厘米厚的细土,并轻轻压实,再浇透水,最好使用腐熟的肥料水。随后要将细土调平,并覆盖地膜,50天左右可出苗,此时需及时破膜放苗以防高温烧苗。
种子的采集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此时果壳开始变黄并即将裂口。可以连同果柄剪下,放置于室内通风处进行晾干,然后脱粒。
采后的种子不要暴露在阳光下,以免增加种皮的坚硬性。射干种子具有后熟性,需在低温湿润的条件下完成生理后熟。春播的种子需进行低温处理才能萌发。秋季采收的种子可与3倍的湿沙混合后埋入室外,保持湿润以防冻。翌年春天再进行挖出播种。秋播的种子需用40~50℃的温水浸泡24小时,再阴干后播种。
射干的种子繁殖可以通过露地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方式进行,播种时间根据露地情况和地膜覆盖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春播时间在清明之前进行,秋播时间在9~10月。通常采用沟播法,行距与株距为25厘米×30厘米,开沟深度约为5厘米,沟底需平整疏松。在每个穴内施入土杂肥后,再盖上细土约2厘米,播入经过催芽的种子5~6粒。播后覆盖土壤并适量浇水,同时用草盖住以保持湿度。每亩用种量为2~3千克,播种后约20天可出苗。
春播可在3月进行,秋播则在9~10月。播种前需先将畦面浇透水,待水渗干后,以行距20厘米开沟,沟深6厘米,宽10厘米。将经过催芽的种子均匀播入沟内,并覆盖拌有土杂肥的细土5厘米。播后稍加镇压,将草盖住以保湿保温,每亩用种量为8~10千克。
为了延长射干播种当年的生长期,可以利用塑料小拱棚进行增温,达到早播早出苗的效果。通常在1月上旬或中旬进行操作,将混沙中贮藏有裂口的种子播入苗床,并覆上一层薄土。每天早晚各喷洒温水,约一周后可出苗。出苗后要加强肥水管理,至3月中下旬可移植至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