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是一种喜欢温暖湿润气候的植物,通常生长在林下、林缘、溪旁和灌丛中。它能够耐寒,适宜在北方各省栽培以供药用。因此,掌握白芷的种植时间成为提高产量的关键。
1. 春播:白芷的春播时间一般选择在清明前后。然而,由于此时的产量较低,质量也不理想,因此很少采用这种方法。
2. 秋播:秋播时间应控制在适当范围内。最早不能早于处暑,若在此之前播种,植物在冬季生长迅速,可能导致第二年春季抽薹开花,根部无法用作药材。而最迟的播种时间则不应晚于秋分,因为此时降雨渐少、气温降低,播种后可能长久未发芽,从而影响生长和产量。理想播种时间为8月上旬至9月初。
白芷适宜采取直播方式,不宜育苗后移栽,因为移栽会导致根部发育不良,影响产量和质量。播种前需先将畦内浇透水,待水渗下后再开始播种。同时,播种前要将种子用机械去掉种翅膜,随后在45℃的温水中浸泡6小时,取出后擦干再进行播种。
穴播方法是按行距约33厘米,株距16-20厘米开穴,穴深6-10厘米。播种后要浇水,并保持土壤湿润。正常情况下,白芷在播种后0-20天内出苗,秋播的白芷主根发达,产量较高。
条播是将在行距33厘米处开沟,均匀撒下种子,再覆盖一层细土。每公顷播种量应在15千克以上,其余管理与穴播相似。
1. 春播白芷:春播的白芷在同年9月中下旬即可进行采收。
2. 秋播白芷:秋播的白芷在第二年8月下旬,当叶片出现枯萎状态时就可以采收。当叶片呈现橙黄色时,适宜在晴天进行收获,首先将白芷的叶子割去以制成堆肥,然后使用齿耙将根部逐一挖起,抖去泥土,运至晒场进行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