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30至100厘米,全株无毛,具较强的适应性。其主根粗长,表面呈淡棕色,散生凸出的皮孔。防风茎部为单生且具有二歧分枝,基生叶呈长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叶片具2至3回羽状分裂,茎生叶相对较小,且有较宽的叶鞘。该植物在8至9月份开花,果实成熟于9至10月份,果实呈黄绿色或深黄色,具特征性的五棱结构。
防风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能够耐受寒冷和干旱的气候条件。其适合生长在阳光充足、凉爽的地区,尤其是在排水良好、疏松干燥的砂壤土中最为理想。在中国的北方及长江流域均可进行栽培。 防风的种子萌发能力较强,适宜的温度为15至25℃,新鲜种子的发芽率可高达50%以上,而存放超过一年后的种子则发芽率会显著下降。
防风是深根植物,主根可达到50至60厘米,因此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选高燥且排水良好的砂壤土,黏土地的防风生长质量差。整地时需要施足基肥,每亩可添加3000至4000千克的厩肥和15至20千克过磷酸钙,在北方可形成1.3到1.7米宽的平畦,而在南方多雨地区则可形成宽1.3米、沟深25厘米的高畦。
防风主要通过种子繁殖,也可采用分根繁殖。种子繁殖可在春季和秋季进行,建议在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以提高发芽率。每亩的种子用量约为2千克。分根繁殖则在收获时或早春进行,应选择粗枝段进行栽种。
田间管理包括间苗、去草、追肥和灌溉。间苗在苗高达到5厘米时进行。追肥一般在6月的上旬和8月底各进行一次,使用人粪尿、过磷酸钙或堆肥以提高土壤肥力。灌溉时需保持土壤湿润,同时在入冬之前再次培土以利于根部越冬。
防风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和虫害,尤其是黄翅茴香螟和黄凤蝶。应及时施用磷钾肥,注意通风透光,并在病害发生时采用化学药剂喷洒进行防治。
防风的采收通常在种植后的第二年冬季进行,或者在春季萌芽前按标准进行。采收时应小心地开深沟以避免根脆断裂,将根部晒至半干后进行分级处理。干燥后将根部扎成小把保存。
留种时要选择生长旺盛且无病虫害的二年生植株,促进花期的磷肥使用可有助于结实的饱满。在种子成熟后进行割除和搓种,晾干后保存至阴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