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树木栽植后的第四年,树冠已经基本成形。这时,需要对树木的枝组及主干的旺长进行控制。在休眠期应以轻短截和疏枝为主,对大、中、小枝组的延长头进行轻度短截,疏去主干及枝组上的弱枝、密枝、枯枝、病枝和徒长枝,以便缓和树势,提早促进结果。
在秋冬季节,按照每1.5米*3米的密度进行园地规划,并按0.6米*0.6米*0.6米的规格挖定植穴。这是确保小树苗能健康生长的重要步骤。
采用密植栽培时,应选择单主干树形进行培养,主干上不配置主枝和侧枝。栽植后,苗木的定干高度应设定在80至90厘米之间,以促进健康的枝组发展。
第一年的修剪重点在于培养三个大型枝组,使其在主干上呈现轮生状态,避免重叠,并确保它们的空间夹角相互为120度。这将为未来的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第二年的修剪中,主要目的在于形成两个中型枝组,并使其与第一年培育的大型枝组保持轮生状态,避免重叠,从而确保空间分布合理。
第三年修剪的重点是培养两个小型枝组,使其与前两年培育的大、中型枝组形成合理的轮生状态,并防止重叠。这一步骤有助于促进枝组的均衡生长。
到了第四年,树冠基本成形。此时应继续控制枝组及主干的旺长。在休眠期,应以轻短截和疏枝为主,对大、中、小枝组的延长头进行轻度短截。同时,及时疏除主干及枝组上的弱枝、密枝、枯枝、病枝和徒长枝,以此缓和树势,促进早期结果。
上一篇:黄芪的高产栽培新技术
下一篇:夏枯草的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