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除草剂因其投资少、见效快且节省劳力的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农业。然而,随着除草剂的种类不断增加和用药量的提升,药害问题也开始显露出来。近期的调查显示,除草剂的药液飘移现象对邻近种植的五味子造成了显著的药害,成为制约地方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根据黑龙江省相关调查,截至6月中旬,铁力市2730亩的五味子受药害面积超过了95%,预计造成经济损失达到500万元。而在桃山林业局,全光下五味子2265亩中,受药害面积达36%;在林下栽培的五味子1031.5亩中,受药害面积也占据了59%。这严重的经济损失凸显了除草剂使用不当对五味子种植户的影响。
五味子栽培园往往毗邻大豆和玉米田,而乙草胺、2.4-D丁酯和广灭灵则是常用的除草剂。调查发现,造成本地五味子药害的主要成分包括2.4-D丁酯和广灭灵。
2.4-D丁酯作为一种选择性除草剂,对五味子的药害尤为突出。这种药剂通过干扰植物的内源激素,影响植物的生理代谢,导致生长点停止生长,最终造成植物死亡。其药液飘移是对周围作物造成药害的主要原因,在气温过高或土壤干燥条件下,药剂容易挥发,导致悬浮在空气中,进一步加大了对敏感作物(如五味子)的影响。
广灭灵属于有机含氮杂环类除草剂,广泛用于大豆和玉米田的杂草防治。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植物根部和幼芽吸收,抑制敏感植物的光合作用,虽然大豆对其有一定的代谢选择性,但邻近的五味子却很容易受到影响。
土地经营分散和作物无序种植,导致除草剂使用时一户用药可能影响多户作物,造成药害。
大豆和玉米的集中施药时间易导致药剂在空气中的悬浮浓度过高,加大了药液飘移的风险。而不当的施药方法,如使用弥雾机,也加重了药液的飞散程度。
为有效避免药害,各林场在种植时应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确保五味子集中种植且远离大豆和玉米田,减少药剂飘移风险。
在施药时,选择无风或微风天气,并尽量降低喷雾器喷头高度,以减少药液的飞散。
监控邻田除草剂使用情况,一旦发现飘移性除草剂使用量过大,应立即用水淋洗受影响的植物,减少药物残留。
对于出现药害的五味子,可以及时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其恢复。同时,适当施加磷钾肥和叶面肥,以促进根系健康,增强植物的抵抗能力,帮助其恢复正常生长。
通过合理的预防和补救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化学除草剂对五味子的药害,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红珍珠五味子丰收,产量翻倍达两倍
下一篇:庭院发展五味子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