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属于木兰科的多年生木质藤本药用植物。它具有多种疗效,如敛肺虚咳嗽、缓解口渴、自汗和劳伤遗精等,对改善失眠、久泻、肝炎等症状也有显著效果。自1990年代初开始栽培,至今在八五二农场的实践中,五味子的经济效益显著,在盛果期每公顷年产鲜果9000公斤,干果可达到2000公斤,产值高达6至8万元,整体经济价值非常高。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初期投入成本较高,并且见效时间通常在3到5年之间。
选择适合五味子生长的林地,要求排水良好,地势缓坡在5到15度之间,阴坡有利于苗木生长。地下水位应低于1米,土层应深厚,土壤以微酸或中性为佳。此外,栽植地区的无霜期应超过115天,年积温在2300度以上便于五味子的人工栽培,并应做好林中道路的规划。
光照条件对五味子的生长十分重要。在选定的林地中,需要进行适当的疏伐,去除过密的灌木和藤条,并调整树冠,使得林冠郁闭度保持在0.3左右。随着五味子的生长,所需光照逐渐增加,因此每年都需进行树冠的适度调整。
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整地和扩穴工作。清除枯枝落叶和草皮后,按行株距120×50cm的密度挖深30到35厘米、直径30厘米的穴,并施入基肥1到2公斤。
选择育苗一年后的健壮苗木进行栽植,确保根系发达且没有病虫害。
栽植时应确保根系舒展,填土至一半时要提苗、踏实并及时浇水。水分渗透后,将土封住至根茎的稍高位置。15天后进行查苗补苗,每亩需用苗2000株。
五味子喜湿润,因此需要定期灌水,特别是在萌芽期、开花期、结果期及果实膨大期。雨季时要积极排除积水,确保在越冬前灌水,以有利于其安全越冬。
种植后需定期松土和除草。第一次在5月中下旬进行,第二次在6至7月结合追肥,第三次在8月进行,以确保树盘良好,便于灌水。
肥料对五味子的生长和结果影响重大。应结合松土和灌水进行2到3次追肥,第一次在展叶期进行,第二次在开花后。每次可施入厩肥2.5到5公斤,并添加过磷酸钙50克,施肥时在离根部30厘米处开环形沟施入肥料。
栽植后第二年需要进行搭架,以木秆作为支柱,竖立4到6米的立柱,高度应保证在2米左右,间距为60cm,并在立柱上部拉横线支撑。可用留存的灌木作为支架以降低成本。
定期检查病虫害,适时使用防治药剂。对于根腐病和叶枯病,采用多菌灵或波尔多液进行有效防治,以保障五味子的健康生长。
总体而言,五味子适应光照且耐阴,其幼苗期需要避免强烈阳光,保持适度荫蔽,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水分充足,以促进根系的良好发育。
上一篇:五味子茎基腐病
下一篇:怎样防止五味子霜冻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