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亦称银花或忍冬花,属于忍冬科植物的干燥花蕾。它享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广泛应用于温病发热、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肺炎、痢疾和疼痛等多种疾病中。金银花不仅是常见的中药材,每年在全国的销售量也接近550万到600万千克。近几年,因非典疫情的影响,金银花的需求量大幅上涨,市场供求关系趋紧,价格随之上升。
金银花在我国多个省份都有生产,其中,山东、河南和广西的产量最高且质量最佳。然而,金银花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褐斑病是金银花植株上常见的病害,主要发生在生长期的后期,特别是在潮湿的环境中更为严重。其初期表现为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后期会发展成褐色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防治方法包括及时剪除病叶,并使用1:1.5:200比例的波尔多液进行喷洒,每隔7到10天进行一次,共计连续喷洒2到3次。
白粉病通常发生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中,初期会在叶片上出现白色小点,随后扩展为白色粉斑,最终导致叶片发黄和凋落。防治措施包括清除病残株,并在发病期施用50%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
炭疽病会在叶片上形成近圆形病斑,并在潮湿环境中出现粘状的橙红色小点。防治措施包括清除病叶和残株,并在移栽前用波尔多液浸泡种子5到10分钟,同时在发病期喷洒65%代森锌500倍液或其他药剂。
锈病主要在叶背出现茶褐色小点,严重时可导致叶片干枯。有效的防治措施是收花后清除病叶,并在病害初期喷洒50%二硝散200倍液。
蚜虫常危害叶片和嫩枝,导致叶片卷曲和花蕾的生长停止。尤其在4到6月份,虫害情况会比较严重,防治办法是使用40%乐果或天蚜松进行喷杀。
天牛成虫在5月份出土,喜欢在枝条内产卵,幼虫会钻入木质部,逐渐导致植物枯萎。防治措施包括在成虫出土时使用80%敌百虫进行根部灌注,并在产卵期规律喷洒药剂。
尺蠖幼虫在春季对金银花的嫩叶进行蚕食,会导致减产。防治方法是春季在植株周围挖土灭蛹,并在幼虫出现初期进行相应的喷药处理。
通过上述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金银花的产量,保障市场供应。保持金银花的健康生长,对于提升其市场价值至关重要。
上一篇:药用金银花栽培与管理要点
下一篇:优良高产金银花---蒙山红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