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是多年生半常绿的小灌木,其特征在于茎中空、多分枝,叶子对生,形成匍匐丛生的状态。花朵成对腋生,初开时呈白色,继而转为金黄色,具有独特的芳香。金银花的盛花期通常在每年的6至8月,果实则在8至10月之间成熟。
金银花的适应性非常强,能够在微酸、偏碱和盐渍土地上生长。根系发达,使其具备强大的抗旱能力。比如在2001年夏季,山东临沂市的金银花产区在三个月内几乎没有降雨,但仍然产出了超过150万公斤的干花。这种植物适合在我国各地种植,目前在全国27个省、市和自治区的1200个县都有分布,尤其以山东省临沂市为主产区,1998年的干花产量达到200万公斤。
金银花具有极强的无性繁殖能力,平均气温达到5℃以上时即可进行扦插育苗。选择一至两年生的健壮枝条作为插穗,截成长约16至18厘米,根据株距2厘米、行距20厘米的标准进行扦插,每亩可种植约16.6万株。土壤覆盖应保持刚露出一对芽的状态,然后进行踏实和灌水。在一个月后,进行二至三次追肥,每亩施入5至7.5公斤的尿素,待新梢生长到15至20厘米时,可进行摘心,以促发新枝。这样处理后,单株可产生4至8个分枝,便于出圃移栽。
目前流行的金银花品种有大毛花、鸡爪花、鹅翎筒、线花子、针花子、对花子及叶里齐等。栽植方式主要分为地堰栽植和大田栽植。在大田栽植中,建立密植丰产园能够有效利用空间与阳光。此类园区应选在地势平坦、土层厚且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土地应平整,深翻60至80厘米,并每亩施入5000公斤的土杂肥和50公斤的碳酸氢氨。土壤贫瘠地区可采用1×1米的墩行距,每墩3至5株;而肥沃地区建议按0.5×0.75米的密度栽植,每亩可达1776墩。
春季栽植的金银花密植丰产园一般当年即有收益,确保丰产必须加强管理。每年冬春季节需结合施肥进行深翻、扩穴和清墩等工作。夏季则需追肥2至3次,并进行适当地浇水和排水。同时要注意整形修剪,冬季或初春时修剪衰老和过密的枝条,以利于养分集中到花枝上,逐步形成自然圆形或伞形的丰产型墩。花期进行管理时,需关注病虫害防治,对蚜虫可使用40%氧化乐果乳油2000倍液进行防治,白粉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
金银花的加工与贮藏过程相对简单。采回新鲜的花朵后,将其均匀撒在干净的苇席或场地上晾晒,避免翻动,待到干燥至八成时可以适度堆积。一次性晒干后,可再进行1至3次的晾晒,确保花朵不含水分。之后将其放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妥善保存,待其销售。
上一篇:优秀金银花品种介绍
下一篇:金银花高产栽培技术的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