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是一种耐寒、耐旱及耐瘠薄的植物,适合在山坡地或退耕还林的环境中种植。由于其不需要占用耕地,因此成为山区农民创收的良好选择。根据调查显示,在地埂上栽植金银花,株距保持在70至80厘米,三年后便可以覆盖地埂,从而有效维护土埂的稳定性。金银花对气候条件的适应能力极强,有农谚称“旱死野草,旱不死金银花”。
金银花喜阳光,抗旱能力强,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最佳选择是土层较厚的山坡地,采取鱼鳞坑或梯形田的方式进行整地。同时也可以选择撂荒地或低产山坡地。每亩地施入约5000至6000公斤的腐熟土杂肥,确保育苗田有良好的浇水条件。
金银花可以通过育苗移栽或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育苗移栽的成活率较高,并且能够迅速投产。选择花枝多且节间短的1至2年壮旺枝条,剪成20厘米的段,去掉下部叶子后,斜插入提前开好的栽种沟中,浇水湿润土壤。夏季育苗根系发育良好,第二年即可移栽。移栽时应避免在炎热的夏季进行长途运输,以防苗木受损。
移栽后,每年秋冬季节应清理花墩基部的枯枝落叶,并翻新周围土壤。每个花墩施入5至10公斤的土杂肥,如有条件,可加施0.5公斤过磷酸钙,以提高土壤肥力。此外,科学的剪枝是确保金银花高产的关键。剪枝主要分为冬剪和夏剪,应重点进行冬剪,使每株的生长形态理想,促进通风透光。
在山东省鲁南地区,金银花的成熟期通常在5月下旬至6月初。当花蕾上部膨大并呈现青白色时,正是最佳的采摘时机。及时采摘能确保产量与质量的稳定,每日清晨和上午采收适宜的花蕾后进行晒干或烘干处理。
金银花的经济效益极为显著。春季移栽后,同年即现花蕾,第二年大多数开始开花,到了第三年产量逐步提升,进入盛产阶段。按每亩330墩计算,年产量可达130至150公斤,若以正常年份的价格每公斤30至40元计算,亩效益可达到4000至6000元。
上一篇:金银花的种植与移栽技巧
下一篇:金银花种植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