扦插繁殖是一种有效的植物繁殖方法,适合在早春新芽萌发前或秋季的9至10月进行。为了取得最佳的繁殖效果,需要对苗床的准备、插条的选择以及植株的养护进行充分考虑。
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建立苗床,深翻土地并施加足够的底肥。开设1.3米宽的高畦,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1至2年生枝条,将它们剪成约33厘米长的插条,并去除下部叶片。在畦上以27至30厘米为行距开横沟,沟深根据插条的长度决定。每沟放入10至15根插条,其中2/3埋入土中,并将土壤压实以确保插条的稳固。
选择株型健壮、发棵均匀且无病虫害的2至3年生宿根进行分株,可以直接用作种苗。保留剩余老株的2/3,并连根带土分出1/3作为新种苗。在立冬至翌年惊蛰之前移栽,此时的成活率可高达90%以上。
在11月采摘果实后,将其放入水中搓洗,去净果肉和秕粒,取出成熟的种子并晾干备用。翌年4月,将种子放入35至40℃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随后用3倍的湿砂拌合进行催芽。当种子裂口达到30%时,即可进行播种。播种前请选择砂质肥土,深翻30厘米,并整成70厘米宽的平畦。
定殖可在秋季或春季进行,选择荒坡、隙地或退耕还林的山区耕地进行栽种。根据株距1.3至1.7米挖坑,坑宽和深度各33厘米,在每坑施用45千克的土杂肥,每坑栽植1至2株苗,并用细土压紧,进行定根水的灌溉。
在田间管理中,每年需中耕除草三次:首次在新叶出时,第二次在七至八月进行,第三次在秋末冬初霜冻前完成。同时,结合中耕培土,以防止花根露出地面。栽植后的1至2年是植物株定型阶段,应多施用人蓄粪、草木灰、尿素、硫酸钾等肥料。在栽植2至3年后,冬前或春初应增加施用畜杂肥等营养物质,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每年早春发芽前,应剪去枝条的顶端,这样可以促进下部枝条的粗壮生长。对于较大的花墩,需要去除老枯枝和无效枝,生长旺盛的枝条可轻剪,生长弱的老花墩则需重剪,通过修剪使花墩呈伞形,促进通风透光,增强花的产量。为了防治金银花的疾病,主要是对抗褐斑病,可使用65%代森锌500倍液或1:1.5:300波尔多液,每隔7至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2至3次;虫害方面,蚜虫可用氧化乐果乳剂稀释2000倍喷洒。
通过以上的方法和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效果,带来丰收的喜悦。
下一篇:金银花盆景的栽培与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