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参,别名上党、西党、东党、潞党等,是一种桔梗科的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主要以根入药。它具有补气养血、和脾胃、生津止渴、清肺等多种功能。党参原产于山西的“上党郡”,如今在许多地方都有栽培,尤其是我省的西党和潞党,以“纹党”的质量最为优良,享誉海外。
党参喜温和气候,适合在夏季较凉爽的地方生长,耐寒但忌高温,能够在-30℃的低温下安全越冬。党参对阳光的要求较高,幼苗喜阴,成株则喜光。种子细小,播种期及苗期需水较多,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出苗。定植后,成株怕涝,高温高湿易导致烂根。栽培时要求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适合在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或砂壤土中生长,地势低洼、土质粘重及盐碱土不宜栽培。
我省适宜种植党参的区域为海拔1600至2500米,年均气温在7℃以下的地区。
育苗地应选择排灌水方便的半阴半阳坡地,土壤以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为佳。整地时每亩施入1500至2500公斤腐熟农家肥,并均匀撒入15%的3911颗粒剂2.5至3公斤,精细耙耱后整成3米宽的畦。
选用当年新种子,清除杂质后,将种子浸泡在40至50℃的温水中,搅拌后待水温降至15℃左右,再用清水冲洗,最后与稍湿润的细砂混合,储存于瓦缸内,约8天后种子裂口露白即可播种。
党参育苗可在春、夏、秋三季进行,最佳播种时间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时每亩用种子1.5至2公斤,均匀撒于地表,轻轻镇压以确保种子与土壤接触。
幼苗出土后,及时揭开覆盖物,松土除草。苗高10厘米时,去掉小苗和弱苗,保持株距2厘米。可在苗期追施几次腐熟稀薄人畜粪水以促进生长。
选择前茬为粮食作物的地块进行整地,施入优质腐熟农家肥和基肥。栽植时选择生长健壮的参苗,按行距20厘米、株距4至5厘米斜放于沟坡上,覆土后浇透定根水。
除草是保证党参产量的主要措施,春季幼苗出土后应勤除杂草。追肥时可在搭架前施一次厩肥,随后结合灌水追施。防治地下害虫和病害,及时处理病株并喷药防治。
党参一般在定植后当年秋季或第二年秋季采挖,需在晴天小心深挖,避免伤根。
将挖出的参根洗净后按粗细分级,晾晒干燥,储藏于凉爽处,防潮湿和虫蛀变质。
上一篇:伊犁河谷党参种植技术探讨(上)
下一篇:党参茎叶:优质饲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