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参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采收与加工过程直接影响其品质。根据不同的生长周期,党参的采收时间也有所不同。对于三年生的党参,一般在直播的情况下进行采收;而对于移栽的党参,则需在生长两年后进行采收。最佳的采收时间通常是在白露节前后半个月内,此时采收的党参品质最佳。
在采收党参时,首先需要拔除支架,然后割去茎蔓,接着小心挖取参根。在挖根时,要特别注意不要伤到根部,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浆汁流失。采挖完后,将参根去掉残留的茎,清洗干净泥土。随后,根据参根的大小、长短和粗细进行分级,分为老、大、中等条。”
分级后的党参需要进行晾晒,晒至半干的状态。之后,用沸水略烫一下,再进行晒干或烘干。在烘干的过程中,温度不应超过60℃,切忌使用烈火,因为过高的温度容易使党参起泡,导致皮肉分离。晒至发软后,应对其根条进行3到5次的顺理处理,然后捆成小把,放在木板上反复压搓,最后继续晒干。
经过搓处理的党参根,皮细肉坚而饱满,绵软,便于储存。需要注意的是,理参的次数不宜过多,用力也要适度,过度的搓理会导致质量下降,变成“油条”。每次理参或搓参后,必须进行摊晾,切勿堆放,以免发生发酵,影响品质。一般来说,加工后的党参,其根条应粗壮,质地坚实、油润,且气味浓郁,咀嚼时渣少者为最佳。
通过科学生产和合理加工,能够提高党参的品质,为后续的药用和市场销售打下良好的基础。掌握采收、晾晒及处理的细节,才能使党参更具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