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枸杞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适合在我国南北部栽培。其生长适温为15~25℃,在华南地区主要在秋冬季节栽培。当气温超过25℃时,生长会受到影响,叶片会迅速脱落,直到秋季才会重新萌发生长。在华北地区,即使在夏季高温多雨的情况下,仍能正常生长,并且具有良好的耐寒性。即使冬季气温降至-10℃以下,春季依然能够发芽生长。此外,枸杞还耐阴,最适合在石灰质土壤中生长。
大叶枸杞的繁殖方法主要有种子繁殖、枝条插穗繁殖和分根繁殖,其中以枝条插穗繁殖最为简便。
在华南地区,扦插繁殖一般在8~9月进行;而在长江流域和华北地区,可以在秋冬季节截取枝条进行育苗,或在3月时直接扦插。插穗应选择粗壮的枝条,截去顶端瘦弱部分,每段长约15厘米,带有三至五个芽。插入土壤时,保持土壤湿度,并在北方春季露地扦插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以促进新根和新梢的生长。
在我国北部地区,可以在11月或次年3月中旬将母株附近萌发的幼苗连根挖出,假植于沟中,至4月上旬栽植,每穴栽1~3株,株行距40厘米×50~60厘米。
大叶枸杞在华南地区很少开花结实,而在华北地区则夏季陆续开花,秋季成熟。果实收获后需阴干,存放于干燥冷凉的室内,次年2月中旬将果实捣碎,选出种子,混合细砂后播种于苗床,保持湿润以促进发芽。
大叶枸杞需肥量大,适合在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壤土中栽培。种植前施足有机肥,盛收期可追施速效性化肥以促进新梢和新叶的生长。冬前应浇防冻水1~2次以帮助越冬。
在华北地区,早春新梢长出时,常会受到甲虫的危害。应在枸杞萌芽时喷洒杀虫剂,防止害虫产卵。若发生青枯病等病害,可用多菌灵或百菌清进行防治。
大叶枸杞以嫩茎叶为主,通常在定植后50~60天时进行第一次采收。多次采收后,夏季停止采收,以促进枝条的生长,秋季再行扦插繁殖。在华北地区,根据市场需求,春季可采收嫩梢尖,持续至秋季。
上一篇:枸杞养生茶系列
下一篇:枸杞干的加工工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