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的原因,肥胖症被称为“富贵病”,这主要是由于长期喂食高脂肪的饲料,导致鸟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营养过剩。此外,百灵鸟在笼养状态下活动空间受限,活动量不足,导致脂肪代谢紊乱。该病表现为病鸟精神萎靡,不愿活动,常常懒卧在笼底,鸣叫减少或停止。当拨开羽毛时,可以看到皮下黄色脂肪层,体重明显超过正常水平,且体态比例失调,呈现圆胖型,失去原本的优美风姿。过于肥胖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甚至会因受到惊扰而导致突发死亡。
为了预防和控制肥胖症,首先需要调整饲料的配比,停止喂食脂肪性及动物性饲料。同时要控制每日的食量,并进行适度减食,但不能缺水或全天断食,以免引起其他疾病或死亡。适量喂些青饲料有助于减轻体重。此外,增加鸟类的活动量也是关键,定期挑逗或在室内放飞以促进活动。经过大约20天的调理,鸟体重将逐渐恢复正常。
营养病是由于笼养百灵在摄取饲料后,所获得的营养物质在质量和数量上的不足或过剩而引发的一系列生长发育障碍。常见的症状包括:过于肥胖、过于瘦弱、排粪增多、羽毛缺乏光泽、零星脱毛、换羽时出现羽斑、痛风和抽风等。这些情况均属于百灵营养病的范畴。
营养病的发生往往与饲料配制不当或供应不足密切相关,直接导致必要营养成分的过剩或缺乏。此外,某些疾病可能会影响鸟类的进食、吞咽及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尤其是在繁殖期和换羽期,百灵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增加,但未能做到及时补给,也会导致营养病的出现。
无论营养病表现出何种症状,都会导致鸟体的抗病能力降低,因此,它是诱发其他疾病的重要原因。要预防和治疗营养病,唯一有效的方法是从饲料的配方上进行调整。
佝偻病,又称软骨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双腿无力,鸟儿很少上台,甚至上台时也难以挺立。疾病严重时,鸟体呈现S型弯曲,常常蜷缩如球状态,缺乏活力。该病的主要原因是缺钙,通过适量喂食鱼肝油或钙片,可能会逐步好转,但必须控制剂量,过量则可能导致脱羽等不良反应。最可靠的防治方法是增加日照。
百灵鸟如果羽毛显得晦涩无光,通常是因为体内缺乏足够的脂肪。饲料中的脂肪为鸟体提供能量,并储存于体内,保持皮肤的滋润,避免干燥,同时让羽毛更加光亮。像花生、芝麻、葵花子和大麻仁等油料作物都富含脂肪。调配饲料时要适量添加,但过多会导致消化不良、腹泻甚至肥胖症。
鸟儿掉毛的现象称为“脱毛症”,通常与寄生虫(如鸟虱)有关。此外,如果长时间在饲料中缺少蛋氨酸和赖氨酸,建议在饲料中添加酵母片粉,这将对羽毛的生长和牢固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