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白壳蛋鸡和褐壳蛋鸡对光照极为敏感,这直接影响到它们的产蛋量。光照不仅影响成熟卵子的数量和排卵时间,还与鸡龄相关。随着鸡龄的增加,鸡蛋的体积会逐步增大,但成熟速度却会减慢,排卵的间隔时间从25小时逐渐延长至约26小时。因此,常规的24小时光照明暗周期并不能最大化地激发鸡的产蛋潜力。
非24小时明暗周期,通常指昼夜周期变化超过24小时的光照管理模式。长期的光照较常规周期具有明显优势,因为这能够将排卵频率限制在每个明暗周期内产出一个卵。
研究表明,27小时的明暗周期非常接近鸡生理的理想值,而28小时的周期则是最适合养鸡生产实践的选择。28小时周期每周轮回6次,且每周只有6天产蛋,这种安排使得管理和工作变得更为高效。
实施28小时光照周期时,光照时间为12小时,暗期为16小时。举例来说,若从星期日4:00开始,则光照时间安排为:4:00-16:00,8:00-20:00,12:00-0:00,16:00-4:00,20:00-8:00,0:00-12:00。值得注意的是,星期日没有产蛋高峰,因此这一日无需进行集蛋和处理工作。
实践证明,采用超过24小时的明暗周期(如28小时)能显著提升蛋重、蛋壳厚度和采食量,分别增加5.9%、8.0%和5%。尽管产蛋率下降20%,但是通过蛋重的提高和电费的节省,这种损失可以得到弥补。因此,从整体来看,经济效益是相对较高的。
产蛋母鸡的生物钟周期约为24.6小时。当光照周期调整为28小时时,将明期缩短3.5小时,以提供适当的光刺激。例如,13小时明和15小时暗的28小时循环,相当于16.5小时明和17.5小时暗的24小时周期。在这一安排中,明期光照强度应保持在10勒克斯以上,暗期则控制在1勒克斯的昏暗白光或蓝光,这样可以更好地为商业团队于鸡的管理提供便利。
对于即将进入产蛋高峰、接近产蛋末期的鸡,或在炎热天气条件下,采用28小时的光照周期能够有效提高蛋重和蛋壳质量,由此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鸡饮水免疫前应停水停料
下一篇:笼养鸡喂沙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