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鹅欲高歌难题待破解

养殖信息
2025-01-24 23:24:26
0

养鹅业的市场潜力与发展现状

养鹅业被广泛认为是一个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投资项目。为深入了解我省养鹅业的发展情况,本报记者专访了安徽省农科院畜牧兽医所的专家姚凤英和许月英。

皖鹅欲高歌难题待破解

我省养鹅业的优势

姚凤英指出,作为农业大省,我省的自然地理条件非常适合养鹅业的发展。农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相对较多,而农民致富的渠道相对有限。养鹅业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其成本较低,能够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并且通过节粮型养殖项目优化畜牧业结构,实属较好的选择。

发展现状与挑战

尽管市场行情看好,我省养鹅业的发展现状却不尽如人意。首先,规模化、现代化的养殖基地稀少,产业化水平较低,产供销一体化市场模式尚未形成,这使得养鹅业的经济效益偏低。

专家分析认为,当前发展难以推进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品种改良的滞后,我省在科技投放上不足,相关研究相对滞后,影响了养鹅业的发展,尤其是以皖西白鹅为主的本土鹅品种繁殖性能较低,导致种鹅稀缺且价格居高;第二,农业结构调整不够到位,缺少大规模草场供养鹅放牧,难以实现规模化养殖;第三,鹅产品的开发项目缺失。除皖西白鹅的鹅绒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之外,其他加工项目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这使得许多个体农户因市场风险而不敢养鹅。若能推出适销对路的鹅加工产品,将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益,并规避因肉鹅市场低迷带来的风险,从而激发农户的养鹅热情。

推动养鹅业发展的建议

许月英认为,抓住市场机遇来增强效益、加速养鹅业发展至关重要,亟需解决三大问题:首先,要解决草场问题,政府部门需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引导农民开展种草养鹅;其次,加强科研力度,改良鹅品种,提高繁殖率,降低种鹅成本,并延伸鹅产品链,开拓应用于市场的加工项目;最后,政府应大力支持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其发挥桥梁作用,改变各自为营的养殖模式,以理性养殖促进养鹅业的产业化发展。

科学养殖的重要性

专家们还提醒广大的养殖户,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在于树立科学的养殖理念,摒弃一些传统的错误做法,特别是在鹅品种选择、饲料营养搭配以及疾病防治等方面需要下更多的功夫。同时,农户应增强市场意识,根据市场信息及时调整养殖策略。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