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鸡群的开产日龄和育成期的体质是延长蛋鸡产蛋高峰期的关键策略。通过科学的方法,我们可以有效确保鸡群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在育成期,尤其是后半期,应避免过长的光照时间,每天的光照最好保持在11小时以下。这有助于控制鸡群的开产日龄,避免因光照过长而导致的早熟情况。
通过减少饲喂量、隔日喂养或限制喂料时间等手段,可以有效控制鸡群的体重增长。具体来说,母雏在8周龄到20周龄之间可以减少7%至8%的饲喂量,而中型蛋鸡则可减少10%左右。这不仅能节省饲料费用,还能延迟开产时间。
在120日龄至140日龄时,鸡群可以实施一次或两次的停喂,每次停喂3天。对于在150日龄开产的鸡,一般可采用一次停料法,而155日龄至165日龄的鸡则可进行两次停喂。采用停料法能有效降低开产前体重,同时不影响鸡群的后续生产性能。在实施停料法时,应加强管理,确保鸡群的健康,并提供充足的饮水。
鸡在育成阶段正处于快速生长和发育的时期,而随着日龄的增长,脂肪的沉积能力也在增加。如果鸡体过于肥胖,会直接影响鸡群的产蛋量和蛋壳质量。
6周龄的鸡其体脂肪约为4%。此后,鸡体内的脂肪含量不应低于体重的4%。维持这一脂肪含量对保护组织器官和正常生产至关重要。每日将每只鸡的饲喂量减少至正常量的90%,可有效控制其体脂肪含量。
鸡群的体重均匀度是指在鸡群中,体重在平均值±10%范围内的鸡所占比例。如果5000只鸡在10周龄的平均体重为760克,那么均匀度可在684克到836克之间进行抽样检查。如果样本中体重符合要求的鸡占比达到79.2%,则认为该鸡群的均匀度合格。均匀度在70%至76%之间为合格,77%至83%为较好,84%至90%为很好。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判断鸡群的总体体质是否适合开产,若不合格,应及时调整饲料,以确保鸡群体质达到良好状态再进行开产,从而有效延长产蛋高峰期,提高生产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