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民朋友在散养草鸡的过程中,频繁出现了一种以逐渐消瘦和严重贫血为特征的疾病,这种情况在青年鸡和成年鸡中尤为常见。经过临床检查,诊断为鸡住白细胞虫病。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种疾病的发病情况、症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散养草鸡自夏末秋初以来,陆续出现零星发病的情况,直到第二年春天。受影响的病鸡普遍表现出精神不振、呆立的症状,并逐渐消瘦。鸡冠的颜色开始变白,显示出明显的贫血现象。尽管病鸡仍然能够进食,但病程可长达3个月,期间鸡只的体形逐渐消瘦,走路时常呈现企鹅步伐,缺乏精神,常常瘫坐在地。它们在进食时站立不稳,通常依靠胫骨支撑。产蛋的母鸡开始产软壳蛋,之后可能仅产蛋黄甚至完全停产。在个别情况下,病鸡可能出现咯血,并伴随有黄稀或绿色稀粪,后期机体虚弱最终导致死亡。
治愈鸡住白细胞虫病的有效方法是使用磺胺六甲氧嘧啶钠(D-36)注射液。首次治疗时,需要皮下注射0.1克/公斤的剂量。随后,将D-36以0.05%的浓度配置为饮水,连续饮用一周。在这个过程中,建议同时使用多维素拌饲料喂养。治疗间隔20天后,可以再次使用D-36的饮水方案,持续2天。一般情况下,经过一个月的综合治疗,病鸡会逐渐康复。
鸡住白细胞虫病多见于环境较差的农村老村庄,这些地方的树木繁茂、杂草丛生,且草堆积的时间较长。这种环境非常适合库蠓和蚋滋生,这两种生物是导致本病发生的主要元凶。散养的草鸡常常在这样的环境中活动和栖息,因此容易受到感染。为了有效预防该病,农村鸡场需彻底整治环境,破坏库蠓和蚋滋生的条件,从源头降低感染风险。
上一篇:鸡新城疫疫苗怎样选用
下一篇:高低产蛋鸭的简易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