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棚养鸡因其低成本受到许多农户的喜爱。然而,专家警告,尽管大棚养鸡具备一定的经济优势,但对鸡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同时增加了疾病传播的风险和药物残留的问题,因此不应大力推广。
在采访中了解到,小庙镇的农妇姚家桂在自家建造了多个塑料大棚,投资低廉,单个大棚的造价约为2000元,最多可使用三年。相对而言,一些标准化的鸡舍投资则高达4万元,但其可容纳6000至7000只鸡,并具备更好的管理和消毒条件。因此,小庙镇的年出栏商品鸡达3000万只,其中大棚养鸡的农户数量也不容小觑,主要原因在于初期投入少。
然而,大棚养鸡也有诸多问题。安徽农业大学的姜润深博士指出,大棚内鸡只密度过高可能导致生长缓慢,发病率高,一旦有鸡只生病,药物残留也随之增加。此外,许多养鸡户缺乏卫生防疫意识,使得鸡病传播更加严重。
在小庙镇,鸡舍养鸡的优势愈加明显。专业人士表示,鸡舍养殖相较于大棚养殖每批能节约2000多元,并且通风良好,氨气浓度低,鸡只感染疾病的风险显著降低。此外,鸡舍设计允许部分加热,更加安全,避免了因煤炉加温而引发的中毒事件。
尽管专家认为大棚养鸡有其合理性,但仍需科学规划和管理。鸡只数量应控制在5000至8000只之间,确保适当的棚间距和长度。此外,应提升饲养水平,增加饲料多样性,强化日常消毒和隔离措施,以降低疾病风险。
为应对养鸡行业的问题,有必要逐步推动规范化养鸡。倡导农户联合建设标准化养鸡小区,提升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专家警示,在禽流感等疫情的背景下,规范化的养鸡管理将更加重要,应对不符合养殖资格的农户进行禁止,以确保养殖环境和设备达到行业标准。
上一篇:鹅场布局有讲究
下一篇:蛋鸡感染鸡虱有哪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