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舍可以通过旧房改造或新建来实现。小鸡舍内应安装弹性塑料网或竹编网,网眼直径为1厘米,网距地面约100厘米。如果是旧房改造,需在前后开设采光窗和地窗。采光窗距地150厘米,地窗距地20厘米,窗口大小应根据房内光线而定,确保鸡在白天能找到食物和水源。窗口需用铁丝网封好,以防外敌入侵。新建鸡舍时,周围可用竹编网,春冬季节可加装2层白色农膜,并留好气窗和地窗。料槽和饮水器可用竹筒代替,均匀放置在舍内。中鸡和大鸡舍内应横装小圆木数排作栖架,小圆木直径约8厘米。第一排距地35厘米,第二排距地40厘米,依此按梯状安装,排距均为30厘米左右。安装要牢固,确保鸡群飞上栖架时不摇晃、不倒塌。其它构造与小鸡舍相同。
对于旧房改造的鸡舍,四壁内及顶上需用浓石灰水粉刷12次。无论是改建还是新建鸡舍,都要严格消毒,保持卫生,并验证舍内的调温和通风设施。
为减少外来鸡带来的病菌并确保品种纯正,最好自留种鸡,自繁雏鸡。种鸡选择毛色光亮、健壮、生长速度快的纯土鸡。母鸡体重约1.6公斤,公鸡体重在1.6至2.25公斤之间,公母比为1:10,种鸡公母不宜使用兄妹鸡。农家采用母鸡孵化出雏时,为使雏鸡日龄统一,需确保喂料均匀,按时保质,先孵的母鸡可实行空孵,但空孵时间不宜超过7天。中大规模饲养时宜采用孵化器孵化出雏。
出雏后,雏鸡应先喂红糖水,以增进食欲,促进胎粪排出,饮水后开食。雏鸡应做到少喂多餐,中鸡每日5至6餐,大鸡每日3至4餐。科学配料方面,小鸡应采用肉小鸡全价料;中鸡自配料应为谷物类发芽料40%,米糠25%,玉米粉15%,各类青菜叶15%,血粉5%;大鸡自配料应为谷物类发芽料70%,各类青菜叶25%,血粉5%。自配料在冬天应使用熟料。
雏鸡进入育雏室后,第一周每平方米50只,且隔开为一群,弹性塑料网上或竹编网上铺新鲜干净的干稻草,铺草厚度应使雏鸡粪便能从其空隙中落到地上。第二周每平方米40只,撤去铺草,使鸡粪直接落到地上,第三周每平方米30只,之后为10只。应按日龄、强弱、大小、公母分群饲养雏鸡。鸡舍温度第一周为32℃,以后每周降2.5℃,至自然温度21℃时脱温。采用1小时光照、3小时黑暗的4小时为1周期间隙光照,以促进土鸡的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同时节约电费。光照强度应参照白天采光窗的光照强度。雏鸡25日龄方可放牧,这是保证成活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教中鸡上栖架应于黄昏时进行,先将小部分中鸡捉上栖架,捉鸡时不开电灯,用手电筒照住已捉上栖架的鸡,并排好。有些鸡初次不习惯,需反复捉上,待全部捉上后闭光,经13个晚上开始习惯,再由这一小部分中鸡带领其余鸡飞上栖架。经常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春冬季节通风换气应注意保温,严防穿堂风。
以预防为主,做到每天观察鸡群的吃料、饮水情况。中鸡、大鸡在栖架上过夜,成排成对,各就各位,利于经常查看鸡粪,找出相应的病鸡。病鸡入舍飞不上栖架,当鸡群外出时,有病的鸡也不会飞离栖架,病重的鸡则会从栖架上摔下来,据此查找病鸡。发现病鸡应立即隔离,清粪工作每周进行一次,雨雪天气严禁放牧,以免打湿鸡羽,导致鸡受凉感冒。放牧场地应事先检查,发现死动物应立即处理,以防鸡群中毒。
上一篇:土鸡育雏的关键注意事项
下一篇:林下土鸡养殖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