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兰花的栽培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利于其生长的现象。这些现象包括植株数量增多、根系过密、养料短缺、植料板结以及病虫害等,而这些问题最终都会影响兰草的健康成长。为了应对这些情况,换盆、分株及更换植料是唯一有效的解决方案。适当的换盆可以刺激兰华的营养生长,提高其抗病能力和萌芽率,为兰花带来新的活力。但若处理不当,也可能导致潜在的危机,尤其是对于病弱苗,可能加速其死亡。因此,掌握换盆的技巧对于每一个养兰人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通常来说,兰花在盆中生长2到3年后就需要进行一次换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经过几年的生长,盆中的兰株数量逐渐增多,不仅显得拥挤,也导致发芽率下降,容易滋生杂草。
现代养兰者多采用粒状植料,经过几年的生长,兰根会盘根错节,老根及空根残留在盆中,这不仅占据了生长空间,也易导致病菌滋生。
随着时间推移,盆土中的养分逐渐耗尽,植料会变得酸化,导致新苗生长乏力,整体兰花呈衰弱状态。
在养植过程中,兰花可能会遭受病害或者病毒感染,导致苗木倒伏。此时,为了挽救其他健康的兰苗,需要进行换盆和更换植料。
现代养兰者中,许多人不仅仅是自娱自乐,卖花或交换成为常态,若有朋友来引种或交换,则需换盆分苗。
若决定换盆,建议提前三天进行相关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项:
大多数养兰者使用多种颗粒植料,这些植料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浸泡。在使用之前,首先应过筛,将颗粒分成大、中、小三种,然后用消毒水浸泡以进行消毒。
兰盆的大小需根据兰花品种和长势来定。新烧制的盆需要在水中浸泡一天,然后利用杀菌剂消毒,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换盆前三天应停止浇水,以便于更顺利地进行后续操作,确保根系在操作时不易折断。
换盆的具体步骤包括:
小心将兰盆翻转,拍打盆壁,松动植料,以便取出兰苗。如果根系过于紧密,可使用木棒从底部向上顶。
取出后如根部较为干净可不冲洗,若泥土湿润,则可用水冲洗干净。
冲洗后的兰根需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务必避免阳光直射,防止根系受损。
对晾干后的兰苗进行必要修剪,去除烂根及其他不健康部分,确保兰株健康。
如兰丛较大,应考虑合理分株,确保分株的科学性,以促进更好的生长。
对修剪后的切口及时使用药粉进行消毒,避免病菌感染。
使用消毒浸泡过的植料,按比例混合,以确保养分充足。
根据苗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兰盆,并设置疏水罩以确保盆底的通风透气。
在疏水罩上铺上合适的植料,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有效地为兰花换盆,提升其生长环境,从而促进健康成长与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