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的介绍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中的第三名,也是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别称寿客、金英和黄华。作为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菊花在栽培形式上可分为多头菊、独本菊、大立菊、悬崖菊、艺菊和案头菊等类型。接下来,我们将探讨盆栽菊花的养护知识。 菊花的生长习性菊花属于短日照植物,适合在短日照条件下开花。它喜阳光,忌荫蔽,耐干燥,怕积水。同时,菊花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尽管它也能耐寒。在冬季,根茎可以在地下越冬。菊花可以承受微霜,但幼苗在生长和分枝时期需要较高的气温,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至21℃,极限可达到32℃,最低温度为10℃。 菊花的繁殖方法芽插在秋冬季节,从植株外部切取脚芽,插入温室或大棚的粗砂中,保持室温在7至8℃,待春暖后种植于室外。 嫩枝插最常用的繁殖方法是嫩枝插,4至5月时截取8至10厘米的嫩枝作为插穗,在18至21℃下,绝大部分品种在三周内生根,四周后可移苗上盆。 地插在地插时,可用园土和1/3的砻糠灰作为介质,在搭建的遮阴芦帘棚中插入,必要时使用自动喷雾设备即可。 叶芽插从菊花枝条剪取带腋芽的叶片进行叶芽插,这种方法适用于繁殖珍稀品种。 分株一般在清明前后进行分株操作,挖出植株并根据根部自然形态将其分开,再另植于新盆中。 嫁接在秋末采蒿种,冬季在温室播种,或在3月间于温床育苗,苗高3至4厘米时进行嫁接。 压条与芽变部分繁殖相关的方法是压条,适用于特定情况。 种子繁殖菊花种子在10℃以上才会缓慢发芽,适宜的发芽温度为25℃,通常在2至4月间稀播,正常情况下当年能够开花。 盆栽菊花的养护技巧盆土选择菊花对土壤酸碱性适应性广,微酸性到微碱性的土壤都适合生长,pH值应在5.5至7.0之间。推荐使用肥沃的砂质土,经过2至3次换盆后,再于7月选定盆栽。理想的混合土壤配方为6份腐叶土、3份砂土和1份饼肥渣。 温度管理秋菊的养护关键在于越冬管理,南方气候下,菊花花谢后应剪掉距离地面15厘米的茎叶,待湿土覆盖。 光照要求菊花是典型的短日照植物,只有在白天短时间日照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花芽。通常,营养生长期需要每天14.5小时的日照,花芽分化期需要每天12小时的日照。 水分管理菊花在生长期要依照"旱时及时浇水,涝时及时排水"的原则进行水分管理,孕蕾期水分要充足,并结合施肥操作,保持土壤见湿见干。 施肥方法菊花除了基础施肥外,追肥现阶段需适量且不宜过早。随着花蕾成长,施用稀薄的肥料是必要的,以确保花色鲜艳。施肥后应及时浇水以促进松土透气。 修剪技巧在菊花壮苗期间,应及时清除多余的腋芽,以免消耗养分。孕蕾期间的小枝旁蕾也需适时去除,以促进顶蕾的肥大。 病虫害防治菊花常见的病害包括锈病、黑斑病和灰霉病。发现病害后需及时处理,锈病可用代森锌喷洒,而黑斑病和灰霉病应选择对应药剂进行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