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植花卉时,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花朵,但也会侵染叶子、茎等其他部位。早期对花芽的感染会导致其变黑并枯萎。开花后的感染常常造成花朵出现畸形,花朵从基部到顶端的颜色逐渐从浅黄色变为褐色枯萎,花茎也会发生部分变黑的现象。叶片受害后,病斑通常从叶缘开始向内扩展,呈现出圆形或椭圆形,随着病斑的扩展,叶片会出现枯萎的现象;病害还可能蔓延到叶柄和茎部,从而产生溃疡。病斑的不规则形状可长达2至3厘米,最初呈浅红褐色,随后转变为深褐色或黑色,病斑上会出现小黑点。同时,插枝的切口也可能受到感染。
该病害的病原物为Ascothyta chrysanthemi F.L.Stev.,属于真菌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壳二孢属,适合在菊花上生长。其分生孢子器数量稀少且早期暴露,外形呈半球形,琥珀色,直径在100至200微米之间,孔口较小,或者具有颈部。分生孢子的形状为长方形,可能是直的或不规则的,长宽分别为10至20微米和3至6.2微米,顶端钝且隔膜可能不清楚,有时可见多个隔膜。其有性阶段为Mycoshaerella ligulicola K.F.Baker。
该病菌主要通过分生孢子器或者菌丝在病株残体上过冬,从而成为下一次病害的侵染源。分生孢子的传播主要依靠雨水的淋溅。
首先,要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其次,避免大水漫灌,灌溉后及时进行中耕。在发病后,适当地控制浇水有助于降低病害的发生。同时,在生长期内进行追肥,以防止植物早衰,增强抗病能力。在发现病株时,及时将其拔除。
在病害初期,可以选择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5至7天喷一次。此外,也可以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根部灌溉1至2次。对于温室栽培的植物,可以尝试使用45%百菌清烟剂,以每667平方米施用250克的量进行熏烟处理。
上一篇:菊花褐斑病防治
下一篇:水培一帆风顺的养护技巧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