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是一种百合科的多年生常绿多肉植物,主要生长在非洲热带沙漠地区。其叶片肉质,表面坚硬,具有良好的贮水能力。芦荟的叶子呈莲座状,边缘有尖刺,果实为蒴果,种子数量众多。
库拉索芦荟又称蕃拉芦荟,茎短,叶片长30-70厘米,边缘有步齿,花色为黄色。此品种在美国广泛栽培。
中国芦荟是库拉索芦荟的变种,叶色浅绿,带有白色斑点,花粉红色或黄色,适应性强,市场上较为常见。
小木芦荟外形像树木,叶片狭长,叶肉肥厚,花色多样。此品种在日本被广泛用于药用。
芦荟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喜好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最佳pH值为6.5-7.2。
芦荟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等,需持续供应,特别是氮、磷、钾的比例应为(5-10):20:20。
芦荟喜光,充足的光照能促进其生长,但过强的阳光会导致植株休眠。
芦荟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0℃,低于10℃时生长会受到抑制。
芦荟的叶片含水量高达98.5%,对水分的需求在不同生长阶段有所不同,忌土壤积水。
芦荟一般在生长2-3年后可进行分株繁殖,适合在4-5片小叶和3-5条小根时进行。
通过去除顶芽可促进分株苗的生长,切割时需注意保护叶片。
在栽植前需改良土壤结构,增施有机肥,确保土壤疏松、透气。
定植时应覆盖下部叶片,保持土壤湿润,适当遮阳以提高成活率。
在生长旺季需适量浇水,避免土壤过湿,定期施肥以促进生长。
加强植物检疫和水肥管理,通常可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采收时应选择春、夏、秋季,确保每株留有足够的叶片。越冬时需保持温度在5-25℃之间,避免冻害。
上一篇:加温大棚中中华芦荟的栽培技术探讨
下一篇:北方庭院适合过冬的铁树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