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的定植一般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进行,最佳气温为15℃以上。春季的最佳定植时间为3月中旬至5月中旬,而秋季则为8月至10月。
在定植前,每亩需施用腐熟的牛粪4000至5000千克,全部底施后再进行定植。
芦荟不宜采用直播方式栽培,建议采用打埂作畦的高畦栽培方式,这样有利于芦荟的生长和管理。一般畦面宽度为60厘米,畦面高度为10厘米,采用双行定植方式。
试验证明,每亩定植4160棵为最佳密度,行株距为40厘米×40厘米。
定植后每3天浇一次透水,采用喷水方式浇水,以保证浇水量适中并提高空气湿度。棚内湿度应维持在70%左右,通常每隔7天喷一次水,夏季可适当增加喷水次数。
芦荟因其绿色和天然性受到欢迎,施用化肥会影响其品质,建议使用牛粪等粪肥,效果最佳。施足底肥后,若出现缺肥现象,可每亩追施1000千克腐熟牛粪。
温度是影响芦荟生长的重要因素,15℃以下几乎不生长,最佳生长温度为20至25℃,因此大棚内白天应控制在20至25℃,夜晚15至18℃。
在春季3月至4月间进行,剪取健壮老株的顶端作为插穗,插条长10至15厘米,待切口稍干后插入培养土中,保持湿润,20至30天可生根。
每年春天换盆时,将幼株从老株上拨离,注意温度应稳定在15℃以上。壮苗的标准是植株矮而粗壮,叶片肥厚,带有3至5条次生根。
发生病虫害时应以生物防治为主,喷洒高效、低毒的无公害农药。芦荟病害一般较少,若发现黑斑病,可用70%的甲基托布津或75%的百菌清进行防治。
为避免病虫害的发生,需精细管理,及时浇水施肥,锄除病株杂草。冬季应保持温度,夏季注意通风降温,避免高温对芦荟的影响。
上一篇:铁树真的会开花吗?
下一篇:芦荟的保护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