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插床位置时,应优先考虑背风、阴凉且利于排水的地方。整个插床需要覆盖一层黑色遮光网,遮光率应在60%至70%之间。为了确保小棚内的阴凉环境,遮光网的两侧应垂至地面。此外,建议在苗床上方再设立一个小拱棚,拱棚的中心高度应为40厘米。小拱棚的覆膜也需选择黑色遮阴网,以维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在5月上旬时,将腐叶土和珍珠岩按照1: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铺设在苗床内,基质的厚度应不少于30厘米。铺设完成后,要将基质整平,并用0.5%的多菌灵溶液进行消毒,以降低病菌风险。
当新发的枝条呈现半成熟状态时,即可进行采穗扦插。使用此方法时,无需等待梅雨季节的到来,操作时间可以从5月下旬持续到8月下旬。扦插时,请去掉插穗下部的叶片,并将其浸泡在2500ppm至5000ppm的B9水溶液中,浸泡时间为5到10秒,然后插入事先准备好的基质中。每插好一段就要浇水并覆盖,以保持湿度。插床整齐后,要立即封闭并全方位遮阴。
扦插后,气温逐渐升高,床土的水分也会随之减少。通常在6月底至7月初需进行一次补水,浇水时可加入0.5%的多菌灵溶液。此后,保持插床的密封状态。到8月时,可以摘去花蕾,如果床土显得干燥,则适当补水。一般在8月底,根系会初步形成,9月中旬时可以适度揭去顶部的遮光网,直到9月底10月初,再开放小拱棚进行施肥(无机肥浓度为0.1%至0.5%)和浇水(浇水时可以加入0.2%的硫酸亚铁或矾肥水)。
在10月下旬时,要再次用小拱棚的塑膜及遮光网进行覆盖,并在拱棚内加密一根拱杆,以抵御风雪的侵袭。进入冬季后,再加一层新塑料膜在小拱棚上,以确保安全过冬。到了次年4月时,需将所有覆盖物揭除,并加强肥水管理。从实践来看,这种插床建立方法操作简便,工料节省且易于管理,成活率超过95%,生长速度快,十分适合大规模生产。
上一篇:大白杜鹃
下一篇:盆养大棵杜鹃的栽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