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苹果新品种‘岳苹’的鉴定与特性2009年10月7日,辽宁省种子管理局联合辽宁省果蚕管理总站、沈阳农业大学和沈阳市林业果树研究所等,组织了一次苹果新品种‘岳苹’的现场鉴定活动。该品种原代号410-8,由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于1996年通过寒富和岳帅杂交选育而成,属于晚熟苹果品种。 ‘岳苹’的果实特点‘岳苹’的果实呈短圆锥形,果形指数为0.86,果型端正,平均单果重达到295克。果实底色为黄绿,表面则覆盖着鲜红色,蜡质层少,果面光滑。采收时果肉硬度为11.2kg/cm²,果肉颜色为黄白色,肉质松脆且汁液丰富,口感酸甜且略带香气,品质上佳。此种苹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5.3%,可溶性糖含量为12.49%,可滴定酸含量为0.22%,而维生素C含量则为0.052mg/g。 树木特性与栽培适应性该品种树势强健,萌芽率和成枝力较高。幼树主要以腋花芽和长果枝结果,而盛果期则以中短果枝为主,具有连续结果的能力。利用3年生平邑甜茶高接的‘岳苹’,到第3年时平均每株产量可达到11.3千克,经过几年的栽培便能实现丰产。 授粉与生长条件‘岳苹’的自花结实率较低,适宜与红富士、嘎拉和金冠等品种进行授粉。在熊岳地区,该品种四月上旬开始萌芽,四月末进入盛花期,到十月中旬果实达到成熟状态,且其耐贮藏特性使其适合长时间保存。 抗性与栽培区域‘岳苹’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并能抵抗轮纹病,适合在辽宁省营口及南部地区,以及其他气候条件相似的地方栽植。经过现场考察后,专家组对于‘岳苹’进行了全面审查,并认为其具备丰产、果大和抗性强等优良特性,最终一致同意其鉴定和申报,建议进一步扩大区试范围,完善配套的栽培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