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采收时间直接影响到它们的产量、品质和贮藏性。合理的采收时间不仅能确保果实的最佳口感,还能延长其贮藏寿命,从而提升经济效益。本文将从苹果的适宜采收期、采收操作注意事项以及采后贮藏方法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苹果的采收期应根据果实的成熟度来判断,主要涉及几个方面:
成熟的果实应达到该品种固有的大小、形状和色泽等特征。果实种子变黑及果粉形成则标志着成熟的来临。
果实的硬度通常在5.4至6.8公斤每平方厘米之间。通常,成熟得越早,果实的硬度越低。此外,对于贮藏果品,硬度需要稍高于鲜食果品的硬度。固形物含量应在12%到15%之间,随着品种成熟期的推迟,固形物含量也会相应增加。
在果实成熟过程中,淀粉会转化为糖。通过向果实横截面涂抹碘液,如果70%至90%的区域没有被染色,则说明果实已经成熟。
不同品种的苹果从盛花到成熟所需的天数各有不同。早熟品种一般需要100至120天,中熟品种在125至150天之间,晚熟品种则需160至175天。鉴于地区气候的差异,建议在熟悉的采收期前后10天内进行分期采收。
苹果的采收不仅要讲究时机,还需要以下操作上的注意:
建议采用采果袋、采果梯、盛果箱等工具进行采收,并在采果前剪短指甲,确保穿戴软底鞋。
采摘时应用手托住果实,食指轻轻上翘果柄,以便果实自然分离,切忌用力拉扯,遵循轻摘、轻放、轻装和轻卸的原则。
应首先采摘树冠外围和下部的果实,最后进行内膛和上部的采摘。
尽量避免在雨天、雾天或者露水未干的情况下进行采摘,最好选择天气晴好的日子。
采后对苹果的贮藏至关重要,需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如在秋季高温时采摘的苹果,需立即降温以去除自身释放的呼吸热。可以选择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进行,白天用草帘遮盖,夜晚再揭开,建议在1到2天内完成预冷,注意防止雨淋。
根据当地条件,可以选择地沟贮藏、土窖贮藏、机械冷库贮藏等多种方式。原则上贮藏方法应因地制宜,简单实用、投资小、易于管理,以提升果实的保鲜质量。
通过以上几点,了解苹果的采收与贮藏环节,可以帮助果农提高产量与质量,确保经济效益的最大化。